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想城市。
在很多市长的心目中,这座理想的城市可能就是一座信用城市。
今天,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市长调查。
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市长和城市管理者中,81%的人认为,全面实现信用城市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的城市已经系统推进了信用城市建设。
城市。
市长所说要建设的信用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也许峰会举办地杭州能给你一些启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一到杭州,他就感受到这座城市崇尚诚信的浓厚氛围。
他举了杭州一些公交车的例子。
有了芝麻信用,市民可以先乘车后付费。
“这意味着在杭州,信用也可以当钱用。
”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注意,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我国信用体系覆盖率约为35%,远远落后于美国92%的覆盖率。
这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因此国务院近三年来多次发布顶层设计文件,引导和鼓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那么,具体如何建设信用城市呢?全国很多城市已经在开展这种做法。
有的地方在尝试把信用当钱,有的地方在尝试让信用代替繁琐的证明材料,让人们少跑腿做事。
就在大会开始前一天,来自无锡、惠州、淮北三个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的“市长团”提前抵达,来到杭州街头体验信用生活现场,交流经验。
我们发现,杭州市民凭借信用,可以在无人零售柜台租共享单车、充电宝、雨伞、借书、买东西,无需支付押金。
而且,每一次守信的行为都可以积累信用。
在杭州图书馆,工作人员推出了信用借阅,并希望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图书馆,让用户无需缴纳押金即可办理图书卡。
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以信用方式借阅和归还书籍。
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现场回应“欢迎来无锡共建第一!”惠州市委常委胡建斌在体验了一系列不需要押金、不需要交材料的信用服务后也表示,“非常方便,我想把这些东西带回惠州” 。
不仅在杭州,在其他城市,信用正逐渐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深圳,26万老年人无需亲自去现场领取养老金,只需进行信用核查即可在他们的手机上;在上海、南京等地,短短三个月,已有近2万人使用信用租房无需缴纳“三押一押金”,免押金总额超万元;今年非常火爆的共享单车,甚至在很多城市推出了免积分服务。
截至目前,该充值服务已为约1万名用户减少了40亿的保证金。
连维良指出,“信用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城市要加快告别失信行为,迈向信用城市行列。
城市管理者要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信用有代价’的实践应该在更多场景中实现。
”实施的。
”在上述市长调查中,90%的人认为“互联网对于信用城市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个机会不容错过”。
“科技确实给了我们压缩时空、跨越式发展的机会,”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表示,“中国人从来不缺乏信用。
他们缺少的是制度。
借助技术,用户的信用积累现在可以更加多元化、多维度、实时化。
”在彭蕾看来,这或许是中国换道超车的机会。
”可能只探索了1%,还有99%的信用应用场景和价值等待一起探索。
在信用问题上,今天的美国不一定是中国的明天,但中国的明天可能是美国。
“后天。
”中国政府网站上个月发布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评为最让网民有获得感的十大举措之一。
今天的会上,全国多个城市联合发出《信用城市·杭州宣言》,表达了建设信用城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