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的规模不断扩大,当地经信委呼吁出台国家标准

时间:2024-05-22 17:05:58 科技赋能

随着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此类设备的安全问题也开始引起业界的关注。

目前,国内地方经信委也开始向相关人士提出建议,希望可穿戴设备国家行业标准能够尽快出台。

  可穿戴设备迎来规模扩张。

据IHS Technology统计,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健康健身产品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7%。

市场研究机构ONWorld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五年市场经济规模将达到1亿美元。

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7亿台,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其他各种可穿戴传感器设备。

到2020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3.3亿台,远超去年的近1万台。

其中,硬件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创收渠道。

到2020年,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可穿戴传感器将占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收入的66%以上。

在国内市场,以手机行业为代表的华为、中兴、小米、酷派等都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产品。

咕咚、一动等一直在移动健康领域进行前沿探索的厂商,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产品。

据艾媒咨询预测,到2020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突破1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万元。

当地经信委呼吁尽快出台国家标准。

随着目前可穿戴设备在中国的大规模崛起以及美国斯诺登事件的影响,可穿戴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开始被业界提及。

例如,特斯拉这样的所谓大型智能硬件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被黑客攻击和控制,而可穿戴设备的隐私和安全性则受到更多关注。

可穿戴设备内部的健康数据、个人运动轨迹,甚至某些产品中的GPS和心率信息都被汇总成大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旦泄露,将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钦宇认为,智能硬件的安全实际上主要是对底层协议带来的安全挑战。

据笔者了解,蓝牙联盟等组织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安全性。

例如,在新的蓝牙4.2标准中,蓝牙设备地址可以被隐藏,ID无法被外界看到。

用户不用担心蓝牙的使用问题。

设备被跟踪。

蓝牙4.2实现了业界领先的隐私权,并具有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级别的安全保护,可以防止蓝牙传输过程中的黑客攻击。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在国内举办的终端安全论坛上表示,随着重庆可穿戴设备生产开始在国内激增,重庆经信委正在建议国家产业尽快出台可穿戴设备标准。

事实上,早在今年,就有专家透露将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

不过,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个标准的消息。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想在今年建立可穿戴设备的行业标准,其实不太现实,因为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产品形态尚未稳定,出台后的时效性存在巨大挑战。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