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念的应用催生了互联网消费模式的不断升级,从细分垂直领域的跨界延伸延伸到商业盈利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消费的下半场即将到来。
:数据连接实现商业价值。
2019年12月8日,第一财经数据在北京举办引力·CBN数据盛典,发布首个《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D9 报告》)。
报告汇集并整合了15家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源,通过对各企业数据的交叉汇总,首次深入互联网九大领域,描绘了一幅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运营的互联网消费生态图景,洞察全新升级的互联网消费生态。
。
报告显示,中国7.1亿网民将成为潜在的互联网消费者。
数据可以使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从信息获取转向消费和体验,这是消费者需求的集中体现,是互联网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互联网各消费领域在需求驱动下的运行,也在某一方面体现出互联网消费路径的渗透力日益增强。
互联网消费升级,便捷、品质成为核心诉求。
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众多新应用的兴起,让我国的互联网消费生态不断滋生繁衍。
因此,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清晰。
便利性和品质是两个明显的特征。
。
《D9 报告》提出,消费趋势的便利性主要体现在降低门槛、资源优化、服务整合、随时随地四大特征。
以滴滴出行为例,滴滴对夜间交通资源的优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夜间个性化出行的需求。
数据显示,在机场、火车站、餐厅等夜间交通资源不足的地方,滴滴出行的使用偏好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网约车满足了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需求的“品质”极大地推动了高端化、定制化、专业化、服务化的业务运营和发展轨迹。
《D9 报告》数据显示,从趋势来看,飞猪近三年跟团游增速高于自由行,且跟团游订单中近80%为本地游。
可见,组件式“DIY自助游”已成为消费者出行新趋势,也体现了多元化的自助游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定制体验。
还原消费标签,实现数据互联《D9 报告》打破了以往细分领域研究用户画像的做法。
首次尝试整合9大行业15个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全景描绘消费人群。
80后、90后是互联网消费领域的核心消费群体。
90后具有鲜明的网络消费特征。
主要标签是娱乐至上、新颖、个性化。
90后对于娱乐有着广泛的兴趣。
他们不仅表现出对桌游、美食、夜生活的热爱,对二次元、游戏等虚拟领域也有更高的付费意愿。
相比之下,80后人群更加家庭化,在互联网理财、互联网房产、电子商务等消费领域具有显着的消费特征,是互联网消费者的主力群体。
在阅读内容上,80后更喜欢健身、旅游、时尚、房产等话题信息。
在购物方面,80后也更青睐家电、汽车用品、童装等家居用品。
可见,80后后互联网消费特征的关键词是家庭化、品质化、信息掌控。
借助电商,网红瞬间成为“吸金王”和“+社交”模式:成为新业态变现的助推器,是《D9 报告》提出的一个有趣的观点。
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为各行业创造了新的模式。
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子商务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是一个典型现象。
数据显示,网红经济的发展使得网红店铺的浏览交易额高于普通女装店铺。
近50%的粉丝重复购买,大型网红店转化率比普通网红店高出57%。
。
可见,电商红人店铺具有粉丝粘性高、浏览转化率高、销量爆发力强等优势。
精准的定投、数据让微晓极具魅力。
连接多平台数据,让数据价值指数级释放,帮助各行各业提高效率,实现各方共赢。
《D9 报告》以今年暑期热播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以下简称《微微一笑》)为例,就展现了电商、娱乐、社交等营销初步协同的现象。
《微微一笑》热播期间,剧中植入广告的相关营销产品(如“某互联网零食品牌”)月交易额较之前快速增长,在长尾下得以保持高位沟通的效果。
的交易量。
这与平台之间的合作共赢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D9 报告》还根据UC、淘宝、天猫的数据连接案例,还原了个人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用户轨迹。
黄磊还畅想了数据连接的未来——未来的数据需要相互连接,构建商业世界的垂直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