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奥哲网络CEO徐平俊:低代码赛道人气飙升,氚云定下了今年200%的增长目标

时间:2024-05-20 00:51:35 科技赋能

1月14日,钉钉召开年度发布会,宣布战略升级。

钉钉的新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家熟悉的企业协同办公平台;二是钉钉的新定位。

另一个是新增的“应用开发平台”。

C端用户对这种重新定位还比较陌生。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认为,基于“云定合一”的低代码开发将成为新一代软件开发方式,并希望“未来三年,数以万计的钉钉应用将在钉钉上成长”鼎,让云从IT的价值真正成为数字生产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钉钉大力推广易达、氚云、简道云、清流等低代码开发工具,让懂代码的用户更容易开发应用,让不懂代码的用户也能轻松跨界门槛低。

开始使用 DIY 应用程序。

钉钉的这一商业举动让低代码开发变得空前盛行。

钉钉平台个人用户数量已突破4亿,企业组织数量已超过1万家。

这种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和能力开放,激活了巨大的行业机会。

下面我结合我们氚云的商业实践,分享一下我对钉钉低代码开发的商业思考。

傲者网络CEO徐平俊“云定合一”下的低代码赛道 事实上,钉钉对低代码开发的重磅开发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顺势而为。

疫情过后,远程办公、线上办公已成为企业的趋势。

基于办公和教育场景,钉钉用户逐渐对应用开发有了更多的了解。

低代码开发者的数量迅速扩大,赛道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

通过特浪浦母公司“傲哲”的融资经历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氚云于2007年推出,同年参加钉钉SaaS大??赛,获得亚军,并在钉钉开放平台上线。

从此,它就成为了钉钉生态中的All In。

目前,氚云已服务超过10万家企业机构,累计申请量超过40万,活跃申请量超过10万,单月授权收入超过1万元。

奥哲年初启动B+轮融资,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受疫情影响,中国企业数字化需求激增。

我们的业务增长曲线急剧上升,融资进度加快。

最终我们在11月底完成了B+轮,融资金额2亿元。

氚云今年的商业目标是达到 30,000 名付费用户。

年初,这个数字将达到8万至10万。

我们相信钉钉对代码下推的努力将有效培育整体用户心态,并在技术层面为生态和用户赋能。

作为钉钉平台上的第三方应用,氚云肯定会从中受益,所以我们才敢定每年的增长率。

% 目标。

傲者主要有两条业务线,一条是氚云,一条是云舒。

两者都以低代码作为底层开发逻辑,但产品定位和目标用户不同。

氚云 All In 钉钉帮助钉钉上的中小企业构建低代码应用,实现管理和部分业务场景的数字化。

申请表包括表格、报告和流程。

云书与阿里云合作,为大型、超大型企业打造数字化业务中台,实现覆盖核心业务的全面数字化。

氚云和云书相辅相成,大企业在实现非核心业务数字化时也可以利用氚云。

根据我们的产品规划,氚云+云数=中小企业+大型及超大型企业,基本可以覆盖所有客户。

这一理念与阿里巴巴的“云钉合一”战略正好契合。

阿里云+钉钉“云钉一体”,将底层基础设施与海量用户的前端使用场景连接起来。

在我国上一轮企业信息化中,受监管的企业经常同时使用多个业务系统,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管理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等。

盛开。

然而,它们彼此不连接,形成数据孤岛。

现在基于钉钉统一平台,企业可以通过API连接公司原有IT系统、钉钉应用、第三方应用和自建应用的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使钉钉成为企业统一平台数字化。

通用软件可以解决企业一半以上的数字化需求,而其他个性化需求则依赖开发。

这就是低代码行业的机会。

30% 的氚云用户使用专业版。

氚云有两个版本:普通版和专业版。

普通版标准化了开发界面并实现了可视化,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拖拽即可轻松理解和开发。

低代码的前提是标准化。

“低代码标准化”作为一种开发理念正在对软件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标准化,大家合并相似的项目,提高开发效率。

一些以前不开放、不标准化的产品也在适应。

这种趋势。

国产软件曾经相当封闭,没有提供外部读取数据的接口。

必须单独开发来连接数据,所以成本非常高。

财务数据尤为典型。

以前只能读不能写,所以需要在数据库层面进行连接。

近年来,随着用户的增长和业务链的开放,各厂商加大了开放程度。

以金融数据为例,规范读写操作限制后,数据对接变得更加顺畅。

我们看到市场上新版本金融系统的API接口正在尽可能标准化。

虽然低代码操作简单,没有技术基础的业务人员也能轻松上手,但仍然建议用户从接触到接受,由浅入深一步步进行。

刚开始时,通常会构建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解决简单的场景需求;当过了一定的门槛之后,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你对工具更加熟悉,你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从2018年上线第一天起,氚云就针对IT人员推出了专业版,开放了更多的前端和后端代码能力,开发者可以自行在线编译和调试。

在打造氚云产品之初,我们就考虑到了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不同需求。

对于IT部门和IT人员来说,我们希望释放他们的能力。

目前,氚云的付费用户中有30%是Pro用户。

让低代码改写业务与技术的界限。

目前,虽然开发的主力依然是IT人员,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低代码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员如果自己动手,“谁都可以”使用它开发它”将成为主流。

传统开发模式下,业务人员需要先将业务需求传递给IT部门或者专业外包。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失真和衰减。

与业务人员相比,IT部门和专业外包开发人员对业务的理解肯定有差距,业务能力始终是一道门槛。

当业务人员可以借助低代码工具亲自开发应用并解决业务问题时,将不再存在开发调度问题。

整个组织变得极其敏捷,每个业务问题都由每个应用程序长期解决。

每个人的创造力创新被激发。

虽然低代码开发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需求,以及大型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场景需求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在处理复杂、重的核心业务逻辑时,目前的主流是仍然是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

比如Oracle、SAP、金蝶等专业厂商的ERP产品,一套系统的成本就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技术的发展,低代码开发的能力也在不断拓展。

早在2009年,为了更加经济灵活,特斯拉投入了25名人力,花了4个月的时间搭建了一套基于低代码平台的ERP系统。

钉钉生态中有一款ERP产品叫“智能制造”,专门针对制造业,是利用氚云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