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次评选过去十年的全球经济奇迹,中国运通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
近十年来,我国快递量逐年增长,从不到1亿件发展到1亿多件。
稳居世界第一后仍在高速运转。
这是世界上罕见的奇迹。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由18%下降至14.6%,释放出经济活力和创新机遇;快递时效不断缩短,国内平均时效从1周缩短至48小时以内,全球72小时送达不断逼近。
十年来,在“一升两降”之间,中国凭空打造了一支万人的快递员团队。
很多人进城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快递小哥。
一群普通人风雨中来来去去,支撑着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物流系统。
其背后是中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透过小小的快递包裹,我们看到了中国物流业经历的一场深远变革,也看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未来。
这一切都是中国快递的奇迹,也是中国经济的奇迹。
01 从瓶颈到奇迹:发展倒逼物流变革 十年前,“快递”是社会热词。
如果你上网搜索,网上的条目会告诉你:前后几年,消费旺季期间,大量包裹滞留在快递站点,消费者投诉激增。
当年,一些网店的首页贴的不是产品广告,而是“抱歉,您的包裹延误了”的公告。
跨境包裹更是让人头疼。
义乌外贸商人邱娟的一位外籍客户给女友买了冬装。
当包裹到达时,已经是三个月后了。
不仅天气暖和了,顾客的女朋友也变了。
速度无法提高,成本无法降低。
国内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18%。
联邦快递和UPS等跨境国际物流巨头将花费数百美元运送价值数十美元的货物。
不是快递行业不努力,而是电商拉动的消费太强大了。
双11当天,该电商平台每天生成的包裹数量超过1万个。
2017年,马云预测,10年后,中国日均快递包裹将达到3亿件。
物流业必须迎头赶上。
今年5月,Rookie诞生了。
马云说:新人只要勤奋、努力,总有一天会变得更好,但要始终对这个行业、对社会、对未来抱有敬畏和谦卑的心。
如今,中国每年的快递量超过1亿件,日均包裹量超过3.4亿件。
每年的增幅相当于美国一年的快递量。
快递量增加了,但物流成本下降了,时间更短了。
按每年GDP计算,这相当于每年节省4万亿元以上,几乎是上海的全部GDP。
半日达、当日达、次日达也成为常规快递速度。
02 走新路:让“独轮车运大象”变成“波音加火箭发动机”。
与当时的物流体系相比,快递的爆发式增长就像独轮车运输大象,摇摇欲坠,举步维艰。
走老路肯定不行,数字化是唯一的选择。
同样从2009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给试图迈出转型第一步的物流行业带来了一阵春雨。
各种数字化工具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
2017年,菜鸟推出电子快递舱单,为自动化快递配送奠定了基础。
过去是包裹流动,但现在数据先于包裹流动。
智能物流系统可以提前预测包裹流向,车辆和人员的调配实现智能决策。
各大快递公司也纷纷效仿。
自动流水线、分拣机器人从概念逐渐成为标配,快递配送转运效率暴涨。
现在,国内大型快递中心自动化率超过90%,全国自动化快递流水线总长度超过一公里。
一家申通公司每天的包裹处理量相当于全美国一天的快递量。
目前,我国整个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已形成拥有43万多个网点、日均服务7亿人次的巨型网络。
它还可以根据订单数量灵活调整。
如果订单较多,20天内可临时开仓。
半个月可培训数万名技术工人上岗。
数字化和大规模就像给波音公司增加火箭发动机。
03 创造新的可能性:72小时内以一杯咖啡的价格送货到世界各地。
如果把快递物流网络比作血液系统,那么其中流动的包裹就是红细胞,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氧分子,支撑着经济。
经过十年的积累,中国快递物流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效率和成本优势。
这个网络上流转的包裹也让无数中小企业、年轻人、农民实现了梦想。
现在只要三块钱,小包裹就可以送货全国。
只有“人人都可以发货”,才能“人人都可以卖货”。
凭借廉价的物流,无数年轻人实现了电商创业梦想。
去年全国电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3%以上。
电商直播、种草、新赛道纷纷涌现。
数字化也让快递物流网络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从中国延伸到世界。
截至去年,全国已建成近千个县级公共配送中心,95%的建制村实现了快递服务覆盖。
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当地特产,可以通过快递空运到全国各地。
抖音还有农民卖“手工糯米糕”。
最高峰时,订单达到16000公斤,两家食品厂可以同时生产供应。
在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网络的推动下,跨境电商也越来越受欢迎。
在AI技术的支持下,菜鸟目前已经将跨境物流费用降低到了“断裂”的地步。
只需5美元,一件小商品就能在10天内寄往全球多个国家,让海外消费者直呼不可思议。
义乌一家专营男女商品的公司,一家内衣公司使用这项服务后,海外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提高了20%。
一杯咖啡的价格,就可以将货物运往世界各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在72小时内收到货物。
中国的物流效率仍在创造新的可能,让更多的梦想和未来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