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多国入局,半导体竞争升级

时间:2024-02-25 21:01:47 科技迭代

文章|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半导体行业纷纷出台振兴或发展本国半导体的法案或政策。

而就在3月份,多国宣布了重大新政策,加大了对半导体的投资力度。

当时加拿大、印度、意大利等并没有因为半导体而引起世界的关注。

但现在,这三个国家却因为巨额投资向世界传达了成为“半导体强国”的野心。

那么这三个国家的政策有什么共同点呢?谁的成功机会更大?加拿大:30年计划于今年3月1日开始。

加拿大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部长商鹏飞表示,加拿大将在半导体行业投资2.4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2.19亿元),支持芯片制造和研究。

其中,1.5亿加元的半导体资金将用于支持半导体研发和供应,另外9000万加元将分配给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的加拿大光子制造中心(CPFC)。

商鹏飞表示,这项投资的目的是“加强加拿大在该行业的地位”。

加拿大在光子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PFC 是加拿大光子学领域的重要资产。

它是北美唯一一家公开运营且向所有人开放的化合物半导体代工厂,为研究和私营部门提供有影响力的服务。

光子器件制造服务,其客户包括电信、环境传感、汽车、国防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公司。

2021年底,加拿大半导体理事会制定了30年计划。

到2050年,加拿大将努力打造“健康强大”的半导体产业。

加拿大半导体理事会对此表示,全球芯片短缺持续对加拿大供应链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加拿大提出了涵盖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建议。

其中,短期目标为2021-2025年,表明加拿大将建立一个跨行业的半导体买家财团。

中期目标延长至2035年,并表示将利用加拿大关键行业的半导体需求来刺激国内芯片生产行业。

到2050年,加拿大表示将实现长期目标,打造半导体全球品牌。

加拿大的30年计划对各国政策进行了广泛比较。

2050年行动实施时,加拿大计划使该国成为最具创新性的半导体产品的开发商、制造商和全球供应商,并在电动汽车、医疗保健设备、消费电子、精准农业等方面实现领先地位。

作为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在很多方面与美国保持一致。

但这一次,加拿大似乎对其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并不满意。

意大利:吸引游说,争取3月2日,意大利政府新法令生效。

其中,意大利政府批准了一项新基金,计划在2022年投资1.5亿欧元,并在2030年之前每年拨款5亿欧元用于芯片领域的研究,以达到提高该国自主半导体能力的目的。

意大利希望帮助汽车企业改进。

意大利正在游说国际半导体巨头,包括英特尔、意法半导体和联华电子。

例如,意大利正在说服英特尔建设芯片制造工厂,并将先进的制造工艺带到意大利。

据路透社报道,意大利愿意向英特尔提供的补贴总额预计为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0亿元)。

英特尔和意大利已开始谈判建立成熟工艺节点的制造能力。

该意大利工厂潜在投资高达45亿欧元,计划于2025年至2027年间开始运营。

该工厂将是欧洲第一家此类工厂,也是英特尔收购Tower后在意大利追求的代工创新和增长半导体。

机会补充。

意大利拥有较为完整的汽车制造链,这也是其半导体政策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的原因。

但总体而言,在半导体领域,只能提及瑞士的意法半导体。

不过,Tower 与意法半导体有着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意法半导体在意大利阿格拉特布里安扎设有工厂。

这也成为意大利吸引英特尔的重要原因。

因此,立法中还指出,意大利政府将支持“微处理器技术研发,以及对创新技术的新工业应用的投资”,这也表达了意大利攻占MCU以外产品的野心。

作为欧盟的一部分,意大利尚未完全遵守欧盟的芯片法案。

德国也是如此。

英特尔于2021年9月宣布,计划未来十年在欧洲投资950亿美元。

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已选择德国东部城市马格德堡建设一座新的欧洲芯片工厂。

印度:野心勃勃 3月10日,有消息称,小米、OPPO、vivo正在与印度厂商洽谈,在当地生产手机,然后出口全球。

其中,OPPO、vivo已开始与Lava International洽谈,而小米则正在与印度Dixon Technologies接洽。

如果继续推进,预计Lava和Dixon最快今年就能组装手机并出口。

同样在3月,富士康宣布与印度大型跨国集团Vedanta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印度设立一家合资企业生产半导体。

2021年,印度启动了新的激励计划,将为在印度建立芯片制造中心的企业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激励。

该计划已于今年开始接受申请。

其中,激励资金几乎覆盖了企业在印度设立制造中心的一半成本。

印度政府还表示,将与各邦合作建立高科技产业园,并为芯片制造提供清洁的水、充足的电力、物流基础设施等。

此外,印度还大力支持芯片设计初创企业,并提出激励政策,培养更多人才。

印度一直因其环境和人口问题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

不过,印度在半导体设计领域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型半导体公司都在印度设有办事处。

这为印度培养了大量人才,各大半导体公司也不乏印度高管。

员工人数。

印度的芯片设计广泛分布在网络、微处理器、模拟芯片设计和存储子系统等领域。

3月3日,印度总理莫迪公开表示,印度在半导体等重点项目上“别无选择”,只能自力更生。

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印度的份额几乎为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也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半导体制造中心。

然而,印度尚未成功。

2007年,印度曾想引进英特尔在当地建厂,但经过考察后,英特尔放弃了印度,转而在中国和越南建厂。

后来,印度想联手意法半导体和马来西亚的SilTerra成立印度斯坦半导体制造公司,并在古吉拉特邦设立芯片工厂。

但该项目从未真正落地,2019年意向书被取消。

芯片制造是一项资本高度密集型业务,需要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支持。

然而这些条件在印度很难满足。

印度不具备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导致国际各大厂商几乎直接放弃印度。

除了吸引外国厂商外,印度对本土芯片产业也非常感兴趣。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还批准了另一项激励计划,支持100家当地从事集成电路和芯片组设计的公司。

许多国家都在竞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点。

从上述数据来看,印度投入最多,但芯片专家卜日新表示,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培养芯片制造能力并不容易。

一般来说,基础芯片产能需要密集、巨额的投资,1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还不够。

在技??术更新方面,门槛更高,对人才和投入的要求也更高。

多家机构认为,印度今年或将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但印度的人口红利尚未达到顶峰。

同时,印度是一个长期依赖进口科技产品的国家,国内科技基础相当薄弱。

印度政府突然决定建立自己的大型跨国公司,掌握顶尖的科学技术,把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国家,但现实或许不足以支撑其梦想的实现。

2021年6月,印度政府表示计划注资200亿美元推动该国相关液晶面板供应链。

专业人士表示,印度希望凭借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和人口基础复制中国大陆的电子产品供应链。

然而,印度仍然存在先天缺陷。

在资金方面,印度可以效仿中国和韩国,通过现金补贴的方式支持当地面板产业。

但在技术、产业链、人才等方面,印度几乎是空白。

尽管液晶显示器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上下游产业链高度协调的产业。

印度从零开始并颠覆全球显示面板格局并不容易。

再看意大利和加拿大,与印度不同的是,加拿大和意大利都瞄准了汽车领域。

目前,意大利半导体产业主要依赖外国公司建厂。

本月16日,环球晶圆宣布在意大利建设12英寸半导体硅片工厂。

此外,英特尔和意大利已开始谈判建立成熟工艺节点的制造能力。

意大利国内半导体企业实力较弱,但仍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汽车基础,这或将成为其发展半导体的重要抓手。

不过,意大利受到欧盟整体行动的掣肘,其吸引大型制造商在意大利建厂的想法可能比加拿大更受限制。

相对而言,加拿大除了拥有领先的光子学研究领域外,在半导体IP和半导体设备方面也拥有企业基础。

去年,加拿大半导体IP供应商Alphawave宣布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约为45亿美元。

公司2020年营收4419.7万美元,毛利率超过95%。

本月15日,Alphawave IP宣布以2.1亿美元从SiFive收购OpenFive业务部门。

SiFive是一家RISC-V创始团队出身正统的商业化公司,Alphawave IP将从SiFive获得RISC-V处理器IP的许可。

本次交易完成后,Alphawave IP将能够提供5nm、4nm、3nm工艺的服务,并支持chiplet交付。

在设备领域,去年9月,日本佳能收购了加拿大半导体制造商Redlen,收购金额超过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8亿元)。

后者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半导体的公司,可以高效检测X射线。

正如《2050年路线图:加拿大半导体行动计划》中提到的,加拿大AI芯片制造商Untether AI最近筹集了1.25亿美元用于营销和产品开发。

报告称,即使在美国,2016年之前的芯片公司也基本没有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只能长期以少量资金运营。

然而人工智能改变了这一切,5G也将继续改变这一趋势,推动加拿大“硅黄金时代”的到来。

多个国家纷纷加入,半导体竞争不断升级。

“新进入者”能否赢得全球半导体竞争,已经是智慧和财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