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北京英见收购豪威中国半导体靠收购打天下

时间:2024-05-22 11:32:33 科技赋能

去年以来,半导体并购浪潮席卷全球。

由于经济形势和竞争形势的双重影响,半导体企业结成联盟是必然的。

但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软银收购了ARM、ADI收购了Linear、清华紫光集团收购了武汉新芯、大连联大收购了中国电子港15%的股份、安富利收购了英国佩里。

这些交易足以影响世界。

半导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是半导体零部件需求大国,但面临着半导体“小国”产业链严重缺乏的问题。

借此机会吸引大批想要出售的公司,紫光和一些基金的海外并购正在努力弥补中国在半导体方面缺失的环节。

在ADI收购Linear的交易被消化之前,有消息称,国内专注于MIPS内核的芯片制造商北京君正即将收购北京昊威。

  并购风潮再起,君正将收购豪威科技 北京豪威科技是一家注册于北京的中外合资公司,业务由旗下子公司豪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威科技)开展“豪威科技”)。

OmniVision 是数字成像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

其屡获殊荣的主要产品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和工业应用市场,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网络。

摄像机、安防监控、娱乐设备、数码相机、摄像机、汽车和医疗成像系统等领域。

豪威原本是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年初完成私有化,成为北京豪威子公司。

事实上,去年4月,豪威科技以19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中国财团。

此次再次易手,让北京君正集团有机会扩大产品线,补充CMOS这一未来需求巨大的良性资产。

豪威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CameraChip和ameraCubeChip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和工业应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相机、娱乐设备、安全系统、自动化和医疗系统等。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echnoSystemsResearch的数据, 2018年索尼在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的份额为40%,而豪威科技和三星分别占据16%和15%。

事实上,在2018年之前,豪威科技一直是图像传感器市场的领导者,而索尼2016年的市场份额仅为7%左右。

然而,高端市场索尼、三星的强势冲击以及中低端市场来自其他中韩厂商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豪威科技逐渐承受不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已经不断受到竞争对手的蚕食,近年来一直在下滑。

称其为昔日的图像传感器之王并不为过。

从市场角度来看,豪威科技的CMOS图像传感器(CIS)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接受度和未来发展潜力。

目前的图像传感器芯片主要分为两类:CCD和CIS。

前者由光电耦合器件组成,后者由金属氧化物器件组成。

它们都通过光电二极管感应入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转换图像。

转换为数字信号,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

与CCD相比,CIS具有更高的显示精度、更好的集成度(可以减少外围元件的使用,降低系统成本)、更低的功耗。

因此,CIS的发展前景普遍被看好。

目前,CIS已经在智能手机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未来,物联网、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对高精度图像传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CIS产业的想象空间也变得极其巨大。

从技术研发来看,豪威科技近年来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研发,例如强光或暗夜星光等极端光环境下的图像显示。

人们对数字图像采集的需求不断扩大,CIS技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收购豪威科技未来也将有很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这对于北京英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北京英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拥有自主创新的CPU内核、多媒体技术、SoC芯片技术。

已形成功耗及电源管理技术、软件平台技术等5大领域15项核心技术,成为国内领先的32位嵌入式CPU芯片供应商。

也是目前应用领域最广、出货量最大的国产嵌入式处理器。

类型CPU芯片提供商。

该公司拥有自己的创新32位微处理技术XBurst。

RISC微处理器核主要应用于移动便携设备领域,如便携式消费电子、便携式教育电子、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等市场。

CPU芯片产品已应用于指纹识别、学习机、阅读机、电子词典、PMP等领域。

、电子书、小型笔记本电脑、学生电脑等细分市场。

大多数芯片制造商从IP供应商ARM和MIPS购买CPU IP核进行芯片设计。

只有Marvell、高通、Broadcom等国际知名公司获得指令集架构授权才能独立设计内核。

公司的XBurst CPU核心是自主设计的。

少数成功量产的CPU核心之一。

上半年,便携式教育电子CPU芯片产品营收占比为54.62%,便携式消费电子CPU芯片为42.74%,移动互联网芯片为0.27%。

广东占产品销售地区的96%。

2017年推出基于. 2018年,公司与美国MIPS科技公司签署了《MIPS架构及MIPS核心技术许可主协议》及相关《MIPS32架构的MIPS技术计划》协议,通过购买MIPS32架构许可服务,即可使用其移动设备 SOC 芯片开发。

公司主营业务为32位嵌入式CPU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的研发和销售,应用于便携式消费电子和教育电子领域。

推出JZ处理器,瞄准智能手表、生物识别、教育电子、电子书、医疗等领域。

设备、游戏机等应用领域。

年产品收入占比CPU为80%,其他品类为17%,技术服务为3%;销售面积占比广东为69%,其他地区为31%。

事实上,从MIPS处理器的市场布局来看,就目前32位MIPS处理器而言,君正一定是领先者,其功耗性能比甚至性价比无疑是市场中的王者。

随着Broadcom、PMC、Cavium等老型号的停产,MIPS领域只剩下君正和龙芯。

君正无疑是国内的领先者。

此次收购豪威科技,不仅看好双摄手机、安防、VR、汽车等领域给CMOS传感器带来的巨大效益,也为国家补充了CMOS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并购的驱动力如果说中国的并购是为了弥补自己缺失的环节,那么对于已经非常强大的国际半导体厂商来说,收购和出售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利润率极高的ADI和凌力尔特的并购,让这个市场的走势难以预测。

据美国网站称,我们获取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出现并购浪潮的原因。

前几年,计算机数据存储在西部数据、希捷和东芝生产的机械硬盘上。

然而,这些技术正在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随着轻量化闪存芯片的使用成为常态,传统机械硬盘厂商在试图进军闪存芯片市场的过程中销量直线下降。

NAND芯片是闪存芯片的一种。

NAND 芯片用于存储卡、USB 硬盘和固态硬盘。

为了进军闪存芯片市场,西部数据去年10月宣布将以1亿美元收购闪存芯片制造商SanDisk。

戴尔天价收购数据存储公司EMC也有同样的动机。

戴尔正在减少对个人电脑业务的依赖,并积极进军智能数据存储市场。

还有一项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那就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法,通过它可以按需向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提供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

亚马逊网络服务和微软Azure等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也在转向固态技术,所有这些都引发了科技公司之间的并购浪潮。

当然,除了新技术的驱动外,资本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股东的压力也是导致市场并购频繁的因素。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并购发生。

并购是否减少了中国对国外IC的依赖?事实上,中国应该是这波并购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除了英见收购豪威之外,此前紫光集团收购的海外并购、建广资本收购恩智浦相关业务以及其他基金和企业的海外“横扫”,确实让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比前十年更好。

,取得了较快发展。

据相关报道,中国正在减少对海外进口集成电路的依赖。

接受采访的 IC Insights 预测,到 2020 年,中国自己的半导体元件将占整体本土芯片消费的 21%,而这一数字在 2018 年仅为 13%。

IC Insights 在回复记者的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几十年来,中国对进口集成电路数量与本土生产集成电路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越来越感到沮丧;” “五年计划”之前,我们积极要打造强大的本土集成电路产业。

现阶段,中国正在使用大量战略现金收购半导体制造商和相关IP。

此外,中国政府的现金还可以为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中国现有的IC制造商提供补贴,同时支持与日本合资的华晶等新成立的芯片制造企业。

科技、福建晋华集成电路(福建晋华)。

近两年,中国在IC行业整合浪潮中收购了多家半导体企业;仅2017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案例总额就超过1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不少。

IC 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已在并购活动上花费了近40亿美元。

中国积极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也受到密切关注。

例如,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商务部以中兴通讯涉嫌向伊朗出口电信设备为由,对多家美国IC供应商向中国主要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实施出口禁令,受到美国贸易制裁。

IC Insights表示,禁令一旦生效,可能会对中兴通讯设备和手机销售造成毁灭性影响;不过,目前该禁令的实施已推迟至8月30日,有待美国商务部进一步调查。

ICInsights指出,美国的出口禁令震惊了中国政府和本土电子系统制造商,这一针对中国大型电子制造商的潜在严厉措施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政府建立自给自足IC产业的决心。

中国半导体产业此时可能真正发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