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加上部分产能持续向越南、印度等转移导致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手机出口量同比下降6%。但由于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平均价格上涨,预计2017年中国手机出口额将达到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左右。 12月21日,第一财经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慈溪举办的“中国电子家电企业国际化高峰论坛”上获得上述消息。
中国海关统计显示,2017年1月至10月,我国手机出口9.58亿部,同比下降6%;出口平均单价增长11%至95.6美元/单位,带动出口额同比增长4.4%至916.2亿美元。 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3.474亿部、3.416亿部、3.731亿部,同比增速分别为4.3%、-1.3% 、 、 2.7% , 与近年持平。
进入低速增长区间。 IDC预计,2017年全球手机产品出货量将达到19.91亿部,较2016年仅小幅增长0.4%。 中国手机出口持续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手机零部件出口大幅增长。
今年1-10月,我国手机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8.2%,达到283亿美元。 在印度市场,今年1-10月,中国手机对印度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32.8%。
2016年印度手机用户净增1.16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手机市场。然而,由于税率提高,其手机总量持续下降。
据印度统计,2017年1月至8月,其从全球进口整机手机3800万部,同比下降29%,其中中国仍占据98%的进口份额。同期,印度手机零部件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55%,达52.6亿美元,自中国进口额为42.6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比81%的进口总额。 IDC预测,2016年至202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0.4%,2018年达到20.27亿部,而手机市场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大幅超过销量增幅。
达到2.9%。 随着市场增速放缓,订单和产能发生明显转移。从三星的布局可以看出,该公司越南工厂2012年向国际市场批量出口,2016年向美国出口2257万台,金额达46亿美元。
据公开报道,三星将把其在越南的大部分手机产能转移至印度工厂。印度有明确的意图吸引手机制造商进行本地化生产和运营。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子家电行业部副主任高世旺认为,中国生产了全球80%以上的手机产品。
中国手机出口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降。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全球手机市场增速放缓。
二是部分产能持续向越南、印度等地区转移。虽然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了整体平均出口单价,但中国手机出口仍面临压力。
高世旺预计,2017年中国手机出口量将较去年小幅下降至12.66亿部左右。产品结构的优化将继续提高出口平均价格,带动出口量恢复增长。今年中国手机出口量预计将达到1200亿部。美元,上涨5%左右。
GFK中国董事总经理周群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GFK预计2017年全球手机零售量约为18亿部,同比增长5%。预计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4%。 “因此,我们必须增加手机的附加值,比如增加全面屏、虹膜识别等新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