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cmd命令行启动redis服务
redis是一种开源的、基于内存的、高性能的键值型数据库,它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字符串、列表、集合、散列、有序集合等。redis还支持数据持久化、主从复制、事务、发布订阅等功能,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要使用redis,我们首先需要安装redis服务端和客户端。在Windows系统下,我们可以从[这里](https://github.com/microsoftarchive/redis/releases)下载最新版本的redis安装包,解压后得到一个文件夹,里面包含了redis-server.exe和redis-cli.exe两个可执行文件,分别是redis服务端和客户端。
要启动redis服务端,我们可以使用cmd命令行工具。打开cmd,进入到redis-server.exe所在的文件夹,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这样就会启动一个默认配置的redis服务端,监听在本机的6379端口。我们可以看到cmd窗口输出了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想要指定一个配置文件来启动redis服务端,我们可以在命令后面加上配置文件的路径,例如:
这样就会根据配置文件中的参数来启动redis服务端。配置文件中可以设置很多选项,如端口号、密码、持久化方式等。具体可以参考[这里](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microsoftarchive/redis/3.2/redis.conf)。
要关闭redis服务端,我们可以使用ctrl+c快捷键来终止cmd窗口中的进程,或者使用另一个cmd窗口来连接到redis服务端,并发送shutdown命令。例如:
这样就会优雅地关闭redis服务端,并保存数据到磁盘。
要启动redis客户端,我们也可以使用cmd命令行工具。打开cmd,进入到redis-cli.exe所在的文件夹,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这样就会连接到本机的6379端口上的redis服务端,并进入交互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