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32字秘诀打造良好用户体验-唐牧小米演讲实录(下二)

时间:2024-05-22 19:39:28 科技赋能

本文是唐牧小米硬创公开课演讲的后续。

在之前的文章中,唐暮给我们讲述了《定义智能硬件时我们在想什么?》本文是“从购买用户到用户购买”的四个关键点中的最后一个:用户体验。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主要讲的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定义是人们在使用你的产品和服务时的所有感受。

我认为要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做到这32个字:这是我过去在软件产品以及这两年做硬件产品所观察到的。

我会在每句话中讲述一个小案例。

  首先,找到痛点,定义场景。

上次我参加广州建博会,他们让我讲一下我们是如何做智能硬件的,我也讲了这个案例。

我在建博会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包括智能衣柜、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架。

现在,事实上,智能这个词已经成为了灵丹妙药。

你可以在它前面添加任何让人们高兴的产品。

我认为这是不同的,我需要更多地了解它。

至于智能晾衣架,我看到它的应用场景是有问题的,它的痛点也可能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晾??衣架的产品形态是由“好太太”公司发明的。

那天我们和《傲骨贤妻》的董事长聊了一会儿。

他觉得这个品牌很无耻,因为这是他发明的东西,但其他品牌他很快就跟进了。

其实我觉得这款智能晾衣架无论是从产品形态还是产品功能上来说都是相当不错的。

除了传统的升降晾衣架之外,它还有吹风、烘干等功能,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而且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场景没有定义正确,因为他做了一个APP,可以控制晾衣架的上升、下降、停止。

想想这个场景。

当穿着睡衣的家庭主妇拎着一框衣服来到阳台时,她想到了用手机来控制。

然后她去拿手机,然后放下晾衣架,将手机放在一边晾衣服。

,所以这个使用场景是有问题的。

我还讲了另一个智能马桶的案例。

有人还做了一个智能马桶的APP,那么你想象一下,上完厕所后,我得站起来找手机冲水。

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当然,这款手机功能很棒,可以通过APP控制水量,但这一切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应用场景非常重要,找到合适的痛点也很重要。

如果您正在重新设计晾衣架的工作原理,请考虑简单地用脚触摸开关或用手臂做一个简单的小动作来上下移动它。

另外,可能还有一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晾衣架的痛点。

例如,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衣服是否干燥。

你必须把它们放低并触摸它们才能找到答案。

然后里面的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就可以工作了。

当您打开手机,或者衣服晾干时,您可以向手机发送通知,让您知道衣服已准备好领取。

因此,找到痛点非常重要。

然后结合寻找痛点,你找到一个让他满意的场景,解决他。

这是合格的产品。

我对这个品牌没有任何偏见。

我只是在谈论它的一款产品。

事实上,它已经做出了很多好产品。

那么当我在考虑路由器的时候,路由器的痛点是什么?我觉得这里有很多痛点,我会告诉你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找到它们。

你应该知道你用过百度,所以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在百度中输入产品的名称,比如路由器,下面会告诉你用户最常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所以当我搜索路由器时,我发现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设置路由器?所以我解决第一个痛点的方法就是让设置变得超级简单。

以前需要很多步骤才能设置,但这里变成了两步设置。

我们让工程师想办法在里面进行自动判断,让用户做尽可能少的事情,所以这个痛点就完美的解决了,确实得到了很多好评。

路由器的另一个痛点是被阻止与互联网连接。

过去,很少有人使用互联网,因为使用互联网的技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然而,自从各种WIFI神器出现之后,它就变得非常普遍了。

不信的话,就买个小米路由器来试试吧。

使用APP查看有多少人在使用您的网络。

你会发现确实有很多人在使用网络。

我们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需求,我们采取了很多自动化的措施,比如自动屏蔽人,甚至调整其他设置,让他们可以访问WIFI但不能访问外网。

这很糟糕(笑))。

另一个痛点是信号不好。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向大家展示我们的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第一代小米路由器没有外接天线。

坦白说,当时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对此很着迷。

我觉得如果有外接天线的话就不好看了。

后来我发现人们非常喜欢外接天线。

外接天线放在里面看起来不错,但是一看就会说信号不好。

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让内置天线信号非常好,穿透力很强,但是没有办法输给这两个天线。

那么如何才能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感觉到这款路由器确实不错呢?然后我们将它做成一个外置天线,它是黑色的,粗的。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感觉良好。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感受,而是现实。

至于天线,天线内部有一个振荡器。

我还在里面安排了一个双振荡器,这使得它的信号非常好。

另外就是我添加了PA等特殊组件。

PA可以增加信号功率,使信号传播得更远。

我会在发布会上花很长时间请雷老师给大家解释清楚我们的天线信号有多大,解决大家对路由器信号弱的担忧。

第二点是体验要彻底,方案要优雅。

我的路由器里装了一个硬盘,第一代是2.5英寸,第二代是3.5英寸。

我希望用户真正使用这个硬盘,但是我发现第一代软件并没有真正让用户使用它。

其实我心里也产生了一些执念,因为我从事软件行业太久了。

我曾经认为手机一定要参与人与硬件的交互,因为手机屏幕是一个丰富的显示屏幕,可以清晰地描述事物。

我忘记了最自然的互动是人与机器之间。

是最自然的。

并非所有东西都需要移动界面或 UI。

当我看到我们一开始定义的痛点是用户在手机上拍摄了大量照片时,他们无法轻松地将这些照片备份到存储介质上。

云备份存在隐私问题以及速度问题。

而备份就在PC上,因为现在PC的开机率越来越低,人们基本不打开PC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痛点还没有解决,所以我定义控制必须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才能解决这个体验,所以这就是原来的方式。

要对主照片执行此操作,您现在可以使用 USB 线将单反相机插入路由器,它将自动备份。

这不需要手机界面的干预。

它只是在完成后向手机发送一条消息。

这个做完了。

所以这是我们目前非常推荐的硬件交互,不需要太多的软件干预。

刚才讲的闭环就是这些东西进去之后怎么消费,所以我们把手机、电视、PAD都连接起来,让这些图片更容易被消费。

这是我认为体验更优雅的另一种设计。

这也是一种硬件交互。

大家都很关注路由器的信号。

信号差是用户的痛点,但单纯增加单个路由器的功率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WIFI信号衰减很快。

也许如果你把路由器的功率提高几个DB,它的传输距离就可以更远。

但事实上,越靠近边缘,其信号就越差。

所以这个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

真正的解决方案是添加继电器。

然而直放站这种产品形态早已存在,只是用户并不了解。

很少有人知道WIFI有中继器这样的东西。

于是我们又做了一个小发明,称之为WIFI放大器。

它的操作就是把这个小工具直接插到路由器上。

当灯变成蓝色时,拔下插头并将其放置在任何房间以中继设备。

路由器信号。

当我们在发布会上讲完这个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兴趣了。

大家都觉得太方便了,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发明这个东西。

其实这个东西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它的操作方法太复杂,让用户无法接受。

以往的操作方法需要插上电源,然后登录操作界面设置上级路由器的SID和密码,然后将其变成中继器。

事实上,优雅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这样的。

优雅而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将其插入,拔出,然后再次插入。

  3。

保持克制并体验闭环。

这是做路由器之初对智能路由器的定义。

做了一年多,发现有些事情是我想多了,缺乏克制。

我对智能路由器有非常热情的想法。

我认为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我们需要保持克制。

当我们一开始精力有限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关注关键的事情、基本的事情。

如果您点击它,您的产品将被识别。

现在反思一下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当你制作智能路由器时,首先要确定它是路由器。

它不会脱落并且非常稳定。

其次,你可以想象它还可以解决智能家居的问题。

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开放平台的事情。

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可靠的。

虽然我们最初的想法很好,但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做了一个智能路由器,很多开发者就可以为这个智能路由器开发插件。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我们可以卖很多路由器,他们开发了很多人使用的插件。

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做到了国产智能路由器最大的规模,但是这个规模还很小。

我们来看看Android生态系统。

Android实际上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开发者愿意在其上开发可靠的插件。

智能路由器这么小,开发环境这么恶劣,别指望别人给你开发,然后用户才会愿意使用高质量的插件。

现在在智能硬件领域,除了手机和电视之外,没有更好的平台了。

虽然TV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开发平台,所以一开始就不要想太多。

当我们做了很多SDK,做了很多接口和封装工作之后,我们感觉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真正的大公司合作。

比如说BAT,或者电信运营商,我们可以跟他们合作,给我们的客户做非常靠谱的插件,所以这种事情必须要一起来做,不能依赖小的第三方开发者给你做。

事情太多了。

最后一招: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这是在老东家腾讯这么多年积累的共识,也是当前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共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智能硬件如何才能快呢?让智能硬件变得快速尤其困难。

大家都知道,制造业开一个模具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稍作修改就会让整个工厂忙碌起来。

当我第一次做智能硬件并且没有经验时,我提到需要将这个表面缩小1毫米。

当我制作软件时,只是打开 PS 并移动它的简单问题。

但工厂太忙了,他们需要回来。

重新修改模具确实让很多人抓狂。

所以我后来做这种事的时候就非常谨慎。

我宁愿一开始就做几次原型来把事情做好,也不愿事后麻烦别人。

这样的折腾是非常痛苦的,也是非常昂贵的。

那么,如何迭代硬件呢?当你发布一个硬件时,你认为它还不够完美,想要迭代它。

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硬件中迭代软件。

首先,硬件定义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冗余。

你必须让这个硬件定义满足明年的软件迭代,这样你的产品迭代才有可行性。

这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我觉得软件和硬件的生命周期和迭代周期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有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房地产。

也许房地产的设计风格和工程施工方式可能每五年就会改变一次。

房子的生命周期很长,要持续几十年。

中国的房子可能短一点。

另一个极端是APP。

对于一个APP来说,它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天,过一段时间就会消亡。

大多数APP迭代周期持续一周。

所以对于像房子这样的硬件来说,它的迭代时间和迭代周期在一个极端是非常长的。

如何获得像APP一样的迭代感觉?诀窍是使用柔软的东西。

小米的三款产品目前坚持每周更新,这会让工程团队非常疲惫。

不过这个模式形成之后,大家都习惯了每周四发布开发板。

也许只有10%的用户会使用你的开发板。

开发板每周更新一次,稳定版每月更新一次。

按照这样的更新速度、频率和模式,我们的产品改进得非常快。

坦白说,每个人的产品都有问题。

关键是能否足够快地改变。

  我做了这件事很久了,我学到的一件事是,硬件迭代的核心是软件迭代。

所以我刚才讲了我们在选择智能硬件的时候是否可以升级。

升级往往意味着硬件中是否有软件以及软件能否被用户感知。

我们目前的软件已经迭代了70多次。

我们回顾一下我今天主要分享的内容,就是提升智能硬件用户体验的32个字。

我相信很多东西其实并不新鲜,但是当你从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进入到硬件行业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刷新,我个人的操作系统也需要刷新。

做完之后你会发现你会抛开很多虚假的东西,开始踏踏实实地做产品。

我个人觉得,如果从软件行业进入硬件行业,不投入是很难做出感觉的。

我曾经满怀信心地从腾讯进入小米,以为几乎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但后来我发现几乎一切都可以难倒我。

即使当我第一次见到工厂和芯片制造商时,我也无法理解他们使用的许多术语。

我只能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回去百度搜索。

经过查证,我发现这不是一回事。

为什么我需要谈论它?缩写。

听了半个小时,我终于能听清楚他们在争论什么(比如工厂说数字高了还是低了),然后我参与了很多讨论,强烈要求厂家必须满足什么要求。

事实上,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

回头查了一下,还好我理解的比较准确,不然就出问题了。

所以,当你进入硬件创业环境时,你确实需要向传统行业学习一些经验和知识,而且需要低调地学习。

另外,如果你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半年就可以赶上。

那么你必须做一件事:找到传统行业中最优秀的人作为你的客户。

他会让你了解这个行业的本质。

我相信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聘请了小米代工富士康最有实力的供应链总监之一来管理富士康。

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小米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的乐趣。

包括老人、年轻人、有钱人、没钱人、男人女人。

这也是我内心的追求,也是我的理想。

虽然理想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会被嘲笑,大家都知道小米经常被嘲笑,但我们还是脚踏实地做了一些事情。

我觉得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关注和感谢,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快点做出改变,快点行动,我们应该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得到自己的位置,在人们的心目中得到一个适合小米的位置。

头脑。

(演讲结束)附:精彩问答摘录: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是什么?   唐暮:我觉得很大(笑)。

市场前景一定很大。

我也曾有过疑惑。

我觉得现在的用户还没有为智能家居做好准备。

我觉得很多需求在家就能满足,但是投资者在这个领域疯狂了。

当然,我们做每一件硬件都是非常踏实的。

在我看来,只有能够实现的硬件才能让现象发生,而且要有产品。

我问雷总,这么多人进入智能硬件领域,这么多投资者追捧,这有什么问题吗?雷先生说,放心吧。

其实在我看来,真正傻的投资者很少,所以当大家看好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花钱的时候,我们从各个层面、不同纬度观察到了一些现象。

所以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是相信这个东西的可信度和可行性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前景,但是这个市场不能完全被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领域占领。

它需要各个领域的公司共同努力。

问:我刚刚听到您谈论用户体验。

我想问一下,您认为小米路由器推出以来,最具变革性的变化是什么?唐暮:我做路由器已经两年了。

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存储。

我们希望通过家庭存储来解决当前用户遇到的痛点。

这是用户习惯的迁移。

从我们目前销售的40万多台带硬盘的路由器来看,我们发现用户确实在使用。

当然,说到最大的变化,大家很容易理解,没有人会每天和家里的路由器进行交互。

除非路由器经常掉线,否则你会跑过去拔插电源,或者关闭路由器。

粉碎两次,这种互动是比较常见的。

(笑)但是我确实很努力地让用户愿意与路由器交互。

有很多吸引他们的点。

从数据来看,我们APP的月活跃度和日活跃度都相当高,这意味着用户愿意通过APP与路由器进行交互。

起来。

例如,将设备在线提醒打包为人们的在线提醒。

例如,现在我使用路由器来观察妻子回家的时间。

妻子一回到家,我的手机立刻就收到一条通知:妻子的苹果已连接。

小米路由器,我们知道她回来了。

(笑)你知道有一个笑话吗?正是在老王出差的时候,他的手机收到通知,家里有一个奇怪的设备在线。

第二天早上,他收到设备已充电的通知。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场景打造出来,体验非常好。

因此,这样的体验让用户愿意与路由器交互,这是他们八辈子都没有接触过的事情。

这是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