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微信收费论或联通电信分离计划

时间:2023-03-15 16:03:15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4月2日报道:微信可能真的要收费了。这个说法出自工信部部长之口。然而,大家都在问,用户已经为流量付费了,而且还是世界上最贵的标准之一,运营商要收什么费用?谁的费用,腾讯的还是用户的?这些关键问题,工信部长都没有透露,还在忙着解释为什么要收费:“(运营商)说我要维护这么大的网络,我还需要投资和运营起来,除了流量之外,还要对这些方面收费,这也是合理的。之前有电信专家解释说,微信占用了原本属于语音业务的“信令资源”,说实在的,他们把情况“解释”的太复杂了,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明:如果把电信运营商比作对于高速公路建设者来说,“交通”就是路上的汽车,前者是为了“向车主收取通行费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高速公路上叫“微信”的车多了(收费的),让高速公路有点拥挤,但是建设者并没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宽高速公路等,反而在想怎么收除“通行费”外的“合理”金额。你觉得哪个车主会同意呢?更何况,历年的业绩报告显示,我们的电信运营商是全球最赚钱的电信运营商,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根本没有什么“借费还贷”的事情。还有媒体记者比较敏感,拿出这样一条消息作为旁白:今年1-2月,全国短信业务量1576.1亿,同比增长0.7%,明显低于2012年同期的7.6%。原来,微信普及率的不断增长,并不是简单的排挤网络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属于电信巨头的短信。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回想阿里巴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也触及了银行的核心业务。当时银行老板的反应和今天的电信老板很相似。但要看到,微信发展到今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们三大运营商不也有“飞信”“飞信”“迎信”等类似产品吗?微信只是在你搭建的平台上和你“公平竞争”而已。现在“飞聊”和“迎新”斗不过人家,还想动用“老窦”工信部的行政资源下达收费令?这或多或少是一种“赢不了就输了”。试想,如果今天流行的不是微信,而是“飞信”,还会有“信号资源”和“收费”吗?网友们非常恶毒,谴责这是又一出“民企辛苦种树,国企轻轻松松摘桃子”的好戏。意思不用说了,我明白了,这种情况在电商、网游等行业也很常见。不过,尽管微信势头凶猛,但腾讯尚未从中盈利。正如有网友所说,“摘桃子”要等成熟了才行。最后,我想提供一个有内涵的信息。毕竟,电信行业是专家所说的那种“竞争性垄断行业”。面对外敌微信,三大运营商能否联合枪支对外,还是一个未知数。种种迹象表明,主营传统语音业务的老大忙着在外面杀敌,而在数据业务上占据优势的老二、老三则觊觎大哥的宝座。有点像测距仪?嗯,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