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只要是在主权国家时代,就永远不可能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危机的矛头直指主权国家背后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出于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不满,一种更公平、更透明、更隐私友好、没有通货膨胀的虚拟货币,由中本聪创建。不过,一开始,这些虚拟货币只是在一个40名网络极客的小圈子内交接流通。随着更多关键人物的加入,比特币逐渐被推入大众视野,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经过10多年、数十万倍的成长,比特币终于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货币”。但在比特币诞生之初,人们所追捧的公平、透明、抗通胀等好处,却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平心而论,比特币、区块链这样的名词,在我们这个互联网发达的国家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游戏规则的人并不多。且不说那些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接触过甚至没有见过电脑。你说在某些地方,比特币甚至超越了法定货币的地位?是的,但这只是对抗局部恶性通货膨胀的无奈之举。即使持有比特币,如何用比特币改善火热的生活环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例如,正在经历恶性通货膨胀的委内瑞拉,国内通货膨胀率高达2600%,10万面额的玻利瓦尔货币在黑市上只能兑换50美分。一位名叫平托的当地居民靠在家挖坑每月只能赚取300-500美元。但当地政府控制供电,对住宅楼过度用电表示不满。它将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搜查,没收矿机,勒索矿工,甚至逮捕和拘留他们。再看虚拟货币的产出端,算力和电力决定了比特币的产出,而这些资源就像我们现实中熟悉的一些生产力资源一样,集中在一些大玩家手中,财富自然流向他们倾斜。虚拟货币的世界显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透明、隐私保护的确,在这一点上,比特币得益于区块链技术,它很好地保护了比特币用户的隐私,使得用户的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追踪,但这也成为了洗钱、贩毒的天然滋生地、卖淫,甚至贩卖人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比特币的匿名性,一个名为“丝绸之路”的匿名毒品交易网站在早期发展顺利,而其背后的主要犯罪头目罗斯也在“丝绸之路”上.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扭曲的使命感出现了。他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在推进世界的自由,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他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尽管他在2013年因早期在比特币论坛上发表评论而被捕,但罗斯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利用比特币的匿名性进行犯罪活动的人。财富、血腥、暴力和色情在世界各地泛滥。抗通胀比特币的发行上限为2100万枚,发行制度取决于所有节点的挖矿结果。一个没有货币垃圾、没有通货膨胀、没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世界,似乎就是那些技术极客的乌托邦世界。但这种类似于技术金本位的货币体系,当货币发行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时,通货紧缩的问题就会摆上台面。增长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解决通货紧缩将是虚拟货币体系的一大难题。假设通货紧缩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只要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导致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经济过热问题就需要动态灵活的货币体系来调节。当然,这些监管未必是有效的,有时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无法监管并继续发展的货币体系的后果将更加灾难性。就像1929年的经济危机,美国股市崩盘,金融机构倒闭,工厂倒闭。但当时信奉古典经济理论的美联储和这些技术极客一样,主张让市场自我修复。结果,危机失控了。逐渐从美洲大陆蔓延到欧洲,因为当时德国还背负着一战赔款,其处境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是最差的。经济形势恶化,导致人们失业,国内民粹主义猖獗。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因此,这种难以规范实体经济的刚性货币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金融市场中最危险的因素。如果只是为了抗通胀,那是捡芝麻丢西瓜的行为。最后,关于虚拟货币,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一直保持着保守的态度。中国近期联合多个部门发表声明,明确禁止挖矿和投机。可见,目前主权国家众多,货币政策高度个性化。在全球化和主权的世界里,虚拟货币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非主流货币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吹出泡沫,然后破灭。对于比特币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未来。它可以作为区块链技术最早、最成功的落地项目,也可以作为虚拟投资产品流通,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永远被历史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