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重要条件之一:时间戳_0

时间:2023-03-14 19:06:04 科技观察

在比特币白皮书中,交易过程的解释中提到信任不足导致的“双重支付”问题,除了使用权限检查系统所有的“钱”都只是消耗,我们也可以提供一种“让所有人都知道”的方式来实现。据此,中本聪想到了“时间戳”。什么是时间戳?它是如何工作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区块链系统中的时间戳。1.什么是时间戳?所谓时间戳,是指一个完整的、可验证的数据,可以表明一段数据在某个时间之前已经存在,通常是一个字符序列。在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系统中,时间戳特指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970年1月1日00:00:00(北京时间1970年1月1日08:00:00)到现在的秒数。比如北京时间“2019-11-2000:00:00”转换成时间戳就是“1574179200”。时间戳是指服务器为数据块加上时间戳,为当前数据块的哈希值打上时间戳,并发布到网络上。这证明数据存在于确定的时间范围内。2.时间戳系统的工作流程时间戳的基础是哈希算法的有效性。哈希算法是一种单向密码学机制,确保交易信息在区块链中不可篡改。时间戳从区块链生成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于区块链中,区块链中已经生成的区块是不可篡改的,因为一旦被篡改,生成的哈希值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成为无效的数据。时间戳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为特定的电子数据提供绑定的时间戳,从而有效证明电子数据的生成时间没有被修改。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时间戳也会在其随机哈希值中包含前一个时间戳。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依次连接,最终会生成一条完整的链。据此,我们可以知道时间戳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用户通过哈希算法对区块中的交易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哈希字符串;用户发送时间戳请求,时间戳服务器检索提取哈希值;时间戳服务器对提取的哈希值和时间记录进行签名,生成时间戳;将生成的时间戳数据和交易信息进行绑定,然后返回给系统并添加到哈希中。3、时间戳的应用在各种区块链相关书籍中,时间戳的概念往往被轻描淡写、简单提及,让人不禁好奇它到底有什么作用。那么,时间戳有什么用呢?区块链实际上是通过节点间的共识算法在对等网络上实现的分布式时间戳服务。也就是说,通过使用时间戳,将每个区块在时间上有序排列,形成一条链。试想,如果时间戳不存在,如何证明区块的顺序;如何决定要保存摘要的块。首先,时间戳起到了一个坚定的“见证人”的作用。不受人的意志影响,比传统的公证制度更具公信力。其次,通过时间戳进行认证,认证者无需上传电子数据内容,有效规避了信息泄露风险。最后,时间戳本身的技术优势在于证明顺序,凸显了区块链技术在产权保护方面的巨大优势。时间戳的突出应用是在版权保护方面。版权对应的文字、歌曲、图片等作品易于上链。借助区块链技术,作者提交的作品信息将与作者信息一起被记录在一个区块中,并打上相应的时间戳,发生版权转让。同时,它还会携带一个时间戳证明,为解决版权归属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