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电信设备争端或重燃:欧盟指责中国未能遵守欧洲电信设备公司的规定。随着全球对欧洲电信设备公司无线产品的需求趋于疲软,中国厂商的表现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在欧洲的困境。行业官员表示,中国政府未能遵守2014年与欧盟达成的条款,当时欧盟与中国就电信设备贸易争端达成协议,其中欧盟取消了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通讯。作为交换,中国政府同意了旨在帮助欧洲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和诺基亚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条件。该协议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欧盟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委员会来监督电信设备市场。该委员会本应确定倾销等行为,并确保欧洲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但协议签署近两年后,该委员会仍未成立。一位欧盟官员表示,中国没有提供资金来设立该委员会,并拒绝了欧盟要求其成员独立于政府的要求。中国商务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行业官员表示,中国未能履行2014年与欧盟达成的协议,表明欧盟反制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能力有限。西方官员长期以来一直表示,中国政府向一些中国企业提供巨额补贴。官员们表示,其结果是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从钢铁到太阳能电池板再到铝,中国公司压低价格并在许多市场造成严重破坏。至于电信设备市场,西方官员此前曾指出,中国国有银行向华为和中兴通讯提供的巨额出口信贷是国家支持这些公司的证据。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商业前景诱人,欧盟多国不愿支持对华为和中兴征收惩罚性关税,担心得罪中国政府。渴望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的爱立信和诺基亚也拒绝支持对中国制造商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政府否认中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倾销”产品。华为表示,其设备的质量现在已达到或超过欧洲竞争对手的水平。“我们不再靠价格赢得业务,”华为瑞典子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弗雷德里克森(KennethFredriksen)表示。中兴通讯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近期,欧洲电信网络设备企业主导地位的迅速下滑十分明显。不久前,诺基亚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称由于竞争激烈,公司继续面临净亏损。诺基亚最近完成了对法国竞争对手阿尔卡特朗讯的收购,这家芬兰公司已承诺在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1%后加大成本削减力度。近日,瑞典爱立信宣布,其首席执行官卫翰思将正式辞职,即日起生效。主要原因是其核心股东指责他未能拿出应对华为和中兴崛起的战略。Vestheim说是时候组建新的领导团队了。电信行业一直受到价格下跌和电信运营商需求下降的影响,因为许多电信运营商已经完成了4G无线网络的建设。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中国企业继续进军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欧洲后院。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的数据,爱立信在中国无线网络设备的市场份额已从2011年的26.5%下降到去年的6.9%。目前,欧盟委员会对恢复关税威胁兴趣不大。因为它正忙于与中国的另一项重大贸易争端:是否给中国贴上“市场经济”标签,此举将限制欧盟对中国征收关税的权力。因为根据成员国的协议,中国将从2016年12月11日起,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年后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上周四,欧盟对从中国和俄罗斯进口的部分钢材征收反倾销税,但幅度不及美国今年早些时候对同一产品征收的关税水平的十分之一。欧盟在7月与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的高调会议上抱怨电信设备交易,但一位欧盟官员表示,与中国的僵局不太可能很快得到解决。与欧洲相反,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将华为和其他中国电信网络设备公司拒之门外。美国担心中国制造商的设备将被中国政府用于监视。华为等公司一再否认这些指控。欧盟此前曾试图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2013年5月,时任欧盟贸易专员的卡雷尔·德古赫特和欧盟委员会威胁要对涉嫌不正当竞争的中国电信设备展开调查,此举在当时可能导致对华为和中兴征收惩罚性关税。然而,2014年10月,卡雷尔·德古赫特因得不到欧洲的支持而搁置了调查。相反,他与中国签署了欧盟委员会所谓的“友好和解”协议,该协议要求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来监督电信设备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