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传TD-LTE设备商上书工信部 称对国产商不公

时间:2023-03-13 17:43:50 科技观察

传TD-LTE设备商已向工信部递交信称对国内厂商不公平最后,多家TD-LTE设备商已向工信部递交材料信息技术,认为中标结果对国内厂商不公平,请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解决。多家国内设备制造商对中国移动的计划表示不满。本次招标共涉及基站20.7万个,载波风扇55万个,投资超过200亿元。设备招标的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而且,这是中国移动第一期TD-LTE网络建设招标,招标结果将深刻影响中国移动TD-LTE未来的份额。不过,此次竞标也成为史上争议最大的一次。主要原因是根据风扇加载数统计,各供应商的份额:华为和中兴同占26%,爱立信、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各占11%,大唐9%,普天、信友通、烽火等均占2%。消息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知情人士明确表示,目前传闻中的竞价市场份额并非最终结果。审核结果需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因此,不少参与竞标的设备厂商纷纷向工信部提出,部分国产设备厂商的份额太少,需要协商解决。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公司明确表达了不满。其实,业界不难猜到哪些设备厂商不满意。而且,一些设备商敢于明确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一些设备商则只能忍气吞声。外资设备制造商的份额被认为过高。这次出价,有人欢喜有人忧。根据券商中信建设证券的报告,市场普遍预计中兴通讯将在本次竞标中获得约23%的市场份额。如果中兴通讯最终拿下26%份额的传闻属实,市场份额第一,将对公司全年业绩做出积极贡献。华为也获得了26%的份额,并列第一。虽然没有达到市场占有率独占第一的目标,但结果其实还是不错的。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和阿尔卡特朗讯均获得了11%的份额。3GTD-SCDMA时代,上海贝尔和中兴一起参与竞标。不算个股,诺基亚西门子每次只中标8%,爱立信只有5%左右,三个外资加起来不到15%。在这种情况下,4G时代,三大外资电信设备商终于摆脱了弱势地位。不过,其余的装备商显然是有些不满。一些厂商多次要求考虑TD技术和产业化的历史贡献,认为国外设备厂商一下子获得如此高的市场份额不可思议。TD-SCDMA以及后来的TD-LTE在我国诞生,就是为了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谁掌握了核心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甚至控制权。1G、2G时代,由于缺乏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我国通信产业从标准、技术到设备,甚至手机皮套都依赖进口,民族通信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实现民族通信梦必须牢固地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在这方面,历史功劳自然是属于国产设备厂商。“如今,到了TD-LTE时代,国产设备商终于可以得到一些回报,份额都没有了,谁还有动力?”国内一家设备供应商的人士说。最高中标份额相差13倍。国内一些设备制造商的另一个抱怨是,各公司之间的份额差距过大。华为和中兴的份额最高达到26%,普天、新邮和烽火最低份额仅为2%。.如果属实,则最高份额与最低份额相差13倍,创历届竞价记录。以普天为例,TD-LTE测试网的主要设备均为自研产品,从TD-SCDMA时代开始,普天就积极参与产业链。2011年普天参与南京TD-LTE规模试验,2012年中标中国移动TD-LTE扩容试验网,普天承建天津、厦门TD-LTE网络。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目前的市场份额仅为2%,这显然是普天无法接受的。此外,过去技术落后的新邮,近年来也大力加强自主研发。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国内设备制造商的份额实际上是“牺牲”,即让给了一些国外设备制造商,这可能与刻意向欧洲开放市场有关。中国4G市场的机遇看似加速了TD-LTE国际商用部署的进程,却在客观上挫伤了国内厂商的积极性。显然,如此大规模的招标已经成为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