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不推倒BAT的三座大山,下一个就是你的死

时间:2023-03-12 16:20:30 科技观察

以百度、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正在利用自身优势布局整个互联网创业赛道,成为未来的三座大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BAT正在成为互联网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包括BAT垄断在内,中国创业者面临的困难可能远不止这些。如今的双11,似乎已经从电商节变成了狂欢节。鼓励消费除了开派对,就是要曝光数据。双11当天,天猫销售额突破912亿元,阿里用数据大秀豪情。可怜的京东只敢炫耀一个客单价800多元。在天差地别的数字背后,笔者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一些遗憾和隐忧。阿里大山下,京东这棵大树“左右摇摆”,更何况是无数创业者的处境。双11过后,拼图的作者看到了中国企业家血淋淋的伤口。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BAT时代。第一批互联网创业以PC时代的门户网站为代表。百度、腾讯、大众点评等互联网公司在2000年前后进入PC互联网谋求发展。可以说,1998年到2003年是互联网创业的窗口期,各种电子商务、门户网站相继成立。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互联网创业在2004年至2011年进入蛰伏期。当时,中国互联网巨头并非仅在商业模式上获胜的公司,而是电脑制造商联想。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爆炸式增长,联想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电脑品牌。直到2011年,随着groupon在美国的成立和崛起,中国团购网站看准机会,打算复制团购模式进入中国,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新时代改革商业模式。说是“改造”而不是“创造”也不为过。2011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创业效仿美国,但本土化的创新很少见。早在2007年,苹果就开始从电脑业务转型为手机业务。中国人也在2011年左右开始效仿,各种山寨手机应运而生。这时候,中国企业家看到国产智能手机的缺席,明智地选择了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机品牌,小米、华为等智能手机品牌相继诞生。2011年美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whatsAPP在美国诞生。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模仿whatsApp,开发了微信。2012年开始,互联网进入O2O时代,O2O窗口期来临。O2O被引入中国。随着Uber在美国的火爆,滴滴、遥遥车等打车APP应运而生。2013年最多的时候有几百个打车APP。2014年,团购向移动端转移,送货上门服务在中国开始流行。互联网10年,京东用了10年突破百亿,阿里巴巴用了10年突破千亿,美团用了5年不到千亿。滴滴市值突破百亿只用了2年时间,但员工只有4600人。它用极少数的人创造了奇迹……正是这些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代表和不断推动,让创业者跃跃欲试,感受到互联网充满正能量,处处充满机遇和梦想,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互联网正在进入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面对互联网创业时代,我们需要反思。中国互联网创业抄袭的五大痛点我们发现,模仿美国技术和模式的中国企业很多,但很难找到一家美国公司学习中国的模式和技术。这反映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严重不足,缺乏品牌建设意识。烧钱和投资人的钱,为客户买单,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为上市或卖公司找接班人赚钱。烧钱造就了不健康的互联网创业价值观。靠补贴抢用户,扫码送礼物的互联网推送方式,即使烧钱也不会带来粘性。全世界都在寻找目标客户,就是为了有好的用户份额,然后招商引资,然后烧钱。烧钱模式进入恶性循环,但能走出来的创业公司寥寥无几。追求速度不想长久做生意,只想快速赚钱,发财致富。缺乏创业理想和拼搏精神。创业是浮躁的。大家只看到了两年时间迅速崛起的滴滴,却没有看到一大批在其背后死去的打车应用。他们都想效仿这种平台,想在2、3年内赚到养老金,转身直接投资。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精神,没有改变行业痛点的高度,是很难稳扎稳打做好产品的。娱乐化互联网创业营销的娱乐化,缺乏严谨的产品态度。大公司要么在“搅茶”,要么找明星做“花瓶”。小公司要么赤裸上身,要么在屁股上贴个二维码。娱乐化营销真的能带来用户粘性和产品认可度吗?我不这么认为。大富翁,从领头羊和赛道第二的合并开始,今年的合并风吹了整整一年。老大和老二都兼并了,这让其他中小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在没有竞争的商业环境下,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迟早要买单。其中,BAT是垄断背后的操纵者。BAT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资本主义的代名词。意在垄断垂直赛道,加速中国进入互联网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创业者很难和BAT有平等的话语权。在细分赛道上投资一家BAT公司,意味着很多其他垂直赛道公司没有机会。最近的一个笑话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阿里——你给我流量,你就是我的。百度——给你流量,我来控制你。腾讯——给你钱,你给我股份,实现利润最大化。面对这五大痛点,或许我们应该回忆一下互联网的初衷——不忘初心,方能始终如一。互联网领导者并没有把互联网技术当成专利,为自己大捞一笔,而是选择将这项改变人类的技术公之于众,以推动进步。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正是在互联网上缺乏这样一种公平、无私的精神。反思后如何进行?在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走下去,让中国互联网更健康地发展,产生更多的用户价值,而不是压榨用户和中小企业,带来资本对我们自己。盈利,这不是互联网公平、自由的初衷。那么面对前有狼后有兵的局面,创业者应该怎么办呢?在此,拼图网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开出三颗良方:一是着力进行本土化创新。最好睁大眼睛。睁大眼睛,就是在国外看到新的模式和新技术,就拿来尝试复制,在国内试水。如果他们不成功,他们将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比如2011年之后的团购大战,数百家团购公司抄袭西方产品。后来团购鼻祖被迫转型,团购网站相继倒下,证明了抄袭的宿命。美团、大众点评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他们把传统团购本地化了,也就是把团购转型到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所以大家才能看到今天的“新美达”。真正该长的应该是眼力,而不是眼睛!辨别时代潮流,需要洞察力和判断力。西方流行的未必是我们未来的趋势。借鉴西方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但盲目借鉴是行不通的。其次,不要一开始就想做独角兽,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创造价值。产生的价值与市场价值一样多。而不是有市场价值来产生价值。想成为独角兽,一上来不一定要骄傲、有野心,而是要以匠心改变用户痛点或为行业做出贡献。创业者要了解我的产品和服务能产生什么价值,能产生多少价值,这就需要认真做好服务和产品。比如大疆在无人机技术上领先世界,连美国都想一探究竟。大疆创新通过创新研发实验室,为未来2-3年储备前沿技术,并不断将新技术融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针对工商问题的产品方面,大疆积淀了九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再大的企业,也要从脚底做起,再大的志向,也要经过厚积薄发。***,从零开始,中国不仅仅需要BAT。BAT的竞争维度只有两种命运,要么被投资,要么被灭亡。所谓白手起家构建生态,或许是打破垄断的一种方式。当然,这是极其困难的,不仅需要强大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还需要至少有一款用户认可度高的产品,并以此打造生态链,完成闭环。乐视通过自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圈实现盈利。内容无疑是核心。从2004年初成立到囤积版权,再到近年成立乐视影业布局上游,再到推出硬件产品等内容承载渠道,也较早抢占了客厅市场。另辟蹊径,找到不一样的打法,或许还是有希望成为下一个BAT的,因为中国需要更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BAT。中国互联网未来的路我们无法预测,但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有义务推动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不仅仅是娱乐大众。互联网创业就像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精神一样,需要多元化、平等的竞争。只有这样,我们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才会更健康、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