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承东说,“因为手表就是手表,所以智能手表首先必须看起来像手表。
”然而,智能手表并没有解决所有核心问题,到底是更注重手表,还是更注重智能? MWC给了华为展示华为Watch的机会,也引起了很多关注。
首先,我很佩服华为有勇气像苹果宣布的那样,在3月9日发布Apple Watch。
这个时候,它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推出了一款智能手表,最快也要到六月份才能上市。
并非所有品牌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勇气。
其次,华为是我在中国科技领域最敬佩的公司,没有之一。
我喜欢甚至敬佩华为对创新的投入和踏实肯干的作风,包括我认识的这群华为朋友。
于是,我忍了几天,心里还是不舒服。
回到华为手表本身,这款被一些媒体夸大挑战瑞士豪华手表的奢侈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那么问题来了:华为Watch只挑战手表。
这是否忽略了最关键的“情报”? 问题一:关注点更多的是手表还是智能?我看到《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华为表示,该公司计划通过制造一款看起来像手表而不是电子配件或玩具的智能手表来让手表脱颖而出。
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在可穿戴设备发布会现场视频中表示:“因为手表就是手表,所以智能手表首先必须看起来像手表。
”我不想堆砌技术参数和术语,也不想仅仅通过叠加昂贵的硬件来浪费更多的文字。
我仅用事实例子来说明。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统治手机时代的三剑客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
哪一个不像手机?诺基亚经典的直板机,摩托罗拉流行的翻盖机,最后大厦落入智能手机手中。
问题出在手机还是智能手机上?毫无疑问,智能手表作为智能设备的一部分,智能是前提,而手表只是承载智能的一种形式。
手环甚至未来的智能戒指可能都不是挑战智能手表的品类。
换句话说:智能手表的挑战实际上不是手表,而是智能手机。
就像块表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个命题更有趣:它真的能挑战手表吗?其实在手机开始普及的时候,这个分析就已经做好了。
手机取代了手表的部分功能,导致年轻人对手表的认知度下降,手表两极分化开始严重。
除运动表外的低端手表销量直线下降,而高端手表则成为成功人士的奢侈品。
说到这里,接下来的问题是,华为Watch定位取代什么样的手表? 问题2:你想要奢侈品还是智力? 3月5日,外媒BGR报道称,华为智能手表以美元定价,相当于人民币。
不管这个定价是否真实,但从硬件组合来看,定价肯定是昂贵的。
显然,华为Watch如果想要取代手表,其目标应该是奢侈品市场。
在华为Watch的宣传中,强调与其他智能手表最大的区别来自于其高品质和精致的做工。
华为Watch采用的是L型不锈钢,也就是俗称的钛钢。
这种材料用于精工、卡西欧等手表。
很常见,特点是重量轻、光泽好、耐腐蚀性强。
此前大家所熟知的Moto也采用了这种材料。
此外,它也是首款采用蓝宝石玻璃的智能手。
配备1.4英寸AM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100%,像素密度达到ppi,确实令人惊叹。
如此高规格的硬件组合和华丽的表盘,如果定价不够抢眼,确实很难体现出这款豪华腕表的高规格。
问题又来了。
年龄层偏大的奢侈品、或者高端手表人群,对智能设备冷淡吗?根据iPhone用户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市场年龄段的增加,iPhone的需求逐渐下降。
换句话说,随着年龄层的增加,智能设备对客户群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作为一款高端智能手表,是否有必要在较低年龄段,即较低收入群体中寻找一种“奢华”的感觉?我还不太明白。
问题三:核心问题都没有解决。
事实上,这款产品只能从智能手表的角度来看待。
您考虑过用户最重要的需求吗?用户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在我看来,智能手表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寿命。
机械表让电子表占领低端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天需要“努力”。
直到那时,自动机械表才出现。
如果智能手表仍然像手机一样需要每天充电,那它怎么能取代手机呢,更何况是手表。
屏幕大但续航短,这几乎是当前智能手??表的通病。
Moto只提供一天的待机时间,但Huawei Watch能坚持多久?但考虑到其采用的是高通骁龙四核处理器,待机时间很难超过两天。
如果待机问题不能解决,不仅是华为Watch,任何智能手表都很难走得很远。
不知道3月9日Apple Watch会带来惊喜吗?接下来是充电,接触式充电,这只能算是智能手表领域的标配功能。
三年前,当我拿到第一块 Pebble 时,它??已经采用了接触式充电,《企事录》分析师张广斌告诉我,“如果智能手表不能支持无线充电,那么所有额外的功能都将毫无用处。
”我非常同意。
试想一下,现在我们的包里,需要携带手机充电器和数据线,还有移动电源,也许还有你的笔记本电脑。
电源线和耳机线已经很麻烦了。
未来还会增加手表的充电器和数据线。
这样臃肿的绳子将不再令人烦恼。
何必再谈智力和经验呢。
事实上,最后还有智能手表的生态问题。
这个问题很大,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