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政策出台以来,数据中心、5G、大数据的发展被提及最多。重要领域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顾名思义,工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其本质是通过工业级网络平台,将设备、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连接和整合,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和资源。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大部分企业陷入了发展低谷期,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电商平台的后续发展促使企业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尤其是对于制造业。变中求稳,稳中求进。不得不说,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利用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企业;同时,作为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智能化、新模式新基建,工业互联网与特高压、充电桩、城际高铁等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13个省市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增速显着较高。与GDP同期增速。《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数据显示,2017-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预计在到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7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3%。3月,工信部宣布要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鼓励地方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初步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能力。6月,上海发布《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实施“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出,到2022年,上海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由800亿元增长到1500亿元,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资源配置、创新战略、产业引领、产业引领的高地。开放合作。7月,《广西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发布,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按照推进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百战,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应用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支持高——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广西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8月,北京市副市长尹勇指出,要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网络。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的顶级节点。深化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打造智能制造标杆工厂,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大数据开发应用。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要优化基础网络建设,搭建多层次网络平台,依托相关产业协会(产业联盟)搭建全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全省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工业基础数据库,推动各类平台资源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综合服务平台运营能力。各省市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也带动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启动,但由于发展较早,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一、跨层次跨区域1、跨行业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尚未建成;二是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治理体系有待完善。而且,我国工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生态还不成熟。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机制。加强数据开放共享顶层设计,推动制定工业互联网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件。建议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生态。通过鼓励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数据高效合作共享,构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生态,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共享可信的工业互联网数据空间。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激发了各主体开展工业互联网数据合作共享的积极性。加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纳入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支持社会资本筹建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形成合力,加大投资力度,并形成对数字经济的全面监测感知和预警能力,形成赋能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