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通信行业高速运转的同时,颠覆和变化的市场力量也在暗中滋长。敏捷更灵活的网络,4G、4G+乃至未来5G商业服务竞争与创新激烈;设备制造商正在争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灵活的架构和更智能的万物连接交换;互联网和市场新力量基于新技术、新理念构建颠覆格局的新业态。为总结过去,启迪未来,《通信产业报》与通信产业网在征求产业链意见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基础上,评出了2016年中国通信行业十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1、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座谈会,强调突破科技,建设网络强国。“生命之门”,核心技术被他人控制是最大的隐患。要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必须有决心、有毅力、有专注。强调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促进互联网信息产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2、中国广电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牌照,全国一网的进程加快。2016年5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出《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国内数据传输业务和国内通信业务。设施服务业务,获准授权控股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上述两项基础电信业务。11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推进2020年国家网络路线图。中国广电获得牌照,加快全国一网建设,有利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的资源整合和三网融合的深化。3、“不实名则关”手机实名制100%推广2016年5月24日,工信部发布最严手机实名制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全面推行手机实名制。11月7日,工信部再次发布意见,要求“从严从快”全面推行电话用户实名制,要求所有企业实名率100%2016年底,手机转售企业对所有用户进行回访和信息确认。真名意味着关机。明确同一用户同一公司最多可办理5张电话卡。4、OPEN-O开源合作项目成立。产业链合力推动SDN/NFV落地。2016年6月2日,Linux基金会旗下的OPEN-O开源合作项目正式启动。OPEN-O项目是由中国移动、华为、Linux基金会联合中国电信、韩国电信、爱立信、英特尔、红帽等15家行业领先企业发起的全球首个统一SDN和NFV开源编排器,致力于打造电信级开源业务协同平台,实现跨SDN、NFV、传统网络的端到端业务协同。11月,项目组发布了OPEN-O1.0第一个版本。本项目立足于中国,立足于世界。将加速SDN/NFV的落地和商用,推动通信4.0的到来。5、NB-IoT标准定型,物联网规模商用加速。2016年6月16日,NB-IoT作为3GPPR13的重要议题,其对应的3GPP协议内容已通过RAN全会,正式公布了NB-IoT标准的核心协议,历经两次多年的研究。随后,中国联通网络研究院、广东联通和华为在广州领域率先实现了标准化NB-IoT网络的端到端连接,并顺利完成了终端接入、上行等典型业务的验证。和下行指标。标准化和商用落地的完成,标志着NB-IoT大规模商用的到来。6、铁塔租金确定。中国铁塔的商业化运营正在走向现实。2016年7月8日,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公告,披露了租赁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铁塔及相关资产的商业定价,并于同日正式签署租赁协议。根据披露的信息,分担率已成为相关资产租赁定价的关键。租金定价问题的解决,标志着中国铁塔商业模式的确定和实际操作。七、三星“自爆”、苹果“关停”智能终端市场重构加速2016年9月14日,三星Note7电池“爆炸门”持续发酵。三星在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约谈后,宣布召回Note7,正式向中国用户致歉。2016年11月,苹果iPhone6s非正常关机,新的“电池门”爆发。11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苹果公司发送了质询函。全球智能手机双雄三星和苹果跌入“质量门”。三星、苹果的没落和中国本土手机受益于技术研发和设计创新的突飞猛进,正在加速智能终端市场的重构。8.第一阶段圆满结束。二期积极布局我国5G试验,稳步推进。2016年9月22日,中国5G第一阶段试验圆满结束。七家制造商完成了七项无线技术和网络,包括大规模天线和新的多址接入。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四项关键网络技术测试。时隔两个月,IMT-2020(5G)推进组公开发布《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规范》,规划5G二期测试测试需求、参与测试厂商、典型场景、重点任务,让二期5G测试“成为可能”.一期的收官和二期的布局表明,我国面向2020年5G商用的5G研发和标准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9.中国联通被纳入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启动运营商机制重大创新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议,中国联通集团被列入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名单。-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在研讨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中国联通先后宣布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鹏博士、BAT等公司,这也引发了混改的猜测。10、六大部门启动了一场t全行业立体打击通信信息诈骗。2016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工信部出台多项具体实施意见,从推行手机实名制、打击换号软件、整顿电信市场等方面,推动全行业、多方法、立体围剿通信信息诈骗。除了“十大事件”外,2016年影响中国通信行业的大事还有很多,比如中国联通的战略合作、《网络安全法》的上线、运营商网络改造的全面启动、第四届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举办等结合网络投票,《通信产业报》,通信产业网编辑记者为读者列举了七项提名活动。(网络投票排序)一、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五大领域战略合作,开启运营商竞争合作新模式2016年1月13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资源共建共享和客户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推进网络共建共享、应急通信保障互助,共同推进“全网通”行业标准,提升网络质量互联互通,提高国际漫游服务质量。终端、服务、创新、国际漫游五个领域的战略合作。两大运营商的合作不断深化,开辟了运营商竞争与合作的新模式。2.《网络安全法》颁布网络空间治理和信息安全法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义务和要求;建立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数据出境规则;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特别是在用户的知情权和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具有决策权。这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法,是网络领域的基本法。3、中国电信发布CTNet2025架构。运营商网络改造全面启动。2016年7月11日,中国电信发布《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提出以智能化驱动网络转型,深化开源技术应用,引入新兴技术,构建简单、集约、敏捷,开启新一代网络运营系统,实现网络与IT融合开放,2025年前完成网络改造。网络改造已成为运营商转型的核心战略。此前,中国移动发布了下一代网络NovoNet,中国联通提出了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2.0。同时,华为、中兴、英特尔等ICT厂商加快SDN/NFV步伐,运营商和标准组织共同推进PoC验证,vBRAS、vIMS、vEPC、vCDN等试点项目相继启动在电信网络中。运营商网络改造如火如荼。4、中国移动重现光缆超大规模集采,带动整个光纤光缆市场火爆。2016年9月1日,中国移动宣布启动2016年度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项目(第一批)。本次招标,采购规模约215万公里长,折合6114万芯公里,再次启动超大规模光缆集中采购。中国移动大规模集采带动光纤光缆市场整体景气,造成光纤光缆供应紧张,价格普遍上涨。受价格因素影响,预计中国移动分两批集中采购将继续推动我国光纤光缆市场增长。5、中国电信发布转型3.0战略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2016年6月29日,在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发布了中国电信转型3.0战略,明确了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定位。智能化改造是中国电信3.0战略的核心。根据新战略,中国电信将重点推进网络智能化、商业生态化、运营智能化。扩大开放合作。智能化浪潮下,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六、修订《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后的频谱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稳步推进2016年11月1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修订后的《无线电管理条例》,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规定:频谱可拍卖,加大对“伪基站”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治力度,提出无线电干扰六项措施。修订后的条例完善了无线电频率有效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了无线电行政审批,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为推进无线电管理各项工作,促进无线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7、第四届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举办八项匠心作品斩获天鹅奖2016年11月1日,工信部指导的全产业链创新运动——第四届中国移动大赛最高奖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天鹅奖在惠州揭晓。经过数十位专家五个月的评审和数十万网友的参与,代表中国手机设计和应用创新最高水平的匠心之作,从上千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正式发布。华为P9、OPPOR9、Nuo碧雅Z11、360七酷Q5等四款手机以及名片全能王、易信、咪咕影院、墨迹天气等四款应用获得天鹅奖。此外,手机产品、解决方案、智能硬件、APP开发等45项单项创新奖同时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