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靠寒吃寒!芬兰依天气优势建数据中心

时间:2023-03-23 01:12:13 科技观察

靠冷吃冷!芬兰利用天气优势建设数据中心。诺基亚曾经是芬兰的象征,在芬兰经济中的地位类似于三星电子在韩国的地位。随着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崩溃,芬兰经济也受到了影响。经济已经衰退两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现在,芬兰政府正准备利用极寒天气和国内发达的光纤网络再次培育新的数据中心。产业,期待振兴芬兰科技产业。芬兰经济面临多重负面因素。除了经济衰退,人口还出现老龄化迹象。近日,微软裁掉了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数万人,这将再次推高本已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显然,芬兰政府必须培育和寻找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据法新社报道,他们已经瞄准了数据中心行业。芬兰的天气极其寒冷,即使是在夏季,天气也只能用凉爽来形容。对于寻找阳光和海滩的游客来说,芬兰并不是理想的目的地。不过,芬兰严寒的天气吸引了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他们将在芬兰建设一个大型数据中心,存储数千台服务器,存储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数据。芬兰科技行业的贡献者PetteriJaervinen表示:“在芬兰,我们很高兴寒冷的天气能够成为一种竞争优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数据中心和数据存储的巨大需求,但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给数以万计的网络服务器降温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如果数据中心建在芬兰这样寒冷的国家,成本会大大降低。2009年,谷歌在芬兰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小镇哈米纳买下了一座旧造纸厂,将其改造成一个数据中心,利用波罗的海的冷水进行冷却。微软紧随其后,去年开始在芬兰北部建设数据中心,投资高达2.5亿美元。此外,目前正在波罗的海海底建设一条长达1000公里的海底光缆。芬兰希望这条光缆能够帮助其在全球数据竞争中取得优势。据悉,这条连接芬兰和德国的海底电缆预计将于2015年投入使用。依托称霸全球的诺基亚,芬兰一度成为科技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然而,随着诺基亚的倒下,芬兰的科技产业陷入了困境。芬兰国际发展部长佩卡·哈维斯托希望上述海底电缆能够重振芬兰的科技产业。佩卡·哈维斯托甚至认为,这条波罗的海光缆未来可以与连接亚洲的北冰洋海底电缆相连,使芬兰成为全球数据网络中的重要一环。除了沿海气候,芬兰在发展数据产业方面还有另一优势。目前,芬兰已在铁路沿线铺设了7100公里的国内光纤网络,成为吸引国外科技巨头的重要筹码。据悉,英国Telecity公司在芬兰建设了多个数据中心,以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其他北欧国家也利用了极寒天气。例如,社交网络Facebook在欧洲的首个数据中心就部署在另一个北欧国家瑞典,在欧美之间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爱尔兰也开始加入进来。KeijoHeljanko副教授芬兰赫尔辛基阿尔托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表示,北欧国家普遍拥有寒冷的天气、政治稳定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据悉,芬兰的互联网出口通道首先需要经过瑞典,然后再通过厄勒海峡到达丹麦。而通过波罗的海的光缆,芬兰将直接与欧洲大陆的德国相连。通过近距离直连,数据传输系统的效率可以更高,也可以避免数据在其他国家被监听。上述撰稿人Jaervinen表示,在瑞典,情报机构有权监控通过瑞典网络的任何通信。芬兰政府正在制定鼓励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其中,芬兰政府将承担波罗的海海底电缆1亿欧元投资的三分之一。当地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芬兰不仅希望数据中心落地,还希望围绕数据中心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例如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上述芬兰学者Heljanko也表示,在数据中心的建设阶段,可以创造很多临时性的就业机会,建成后还可以继续开发需要高科技的工作岗位。当然,在芬兰,对于数据中心的产业规划也存在疑虑。一些评论家指出,数据中心创造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技术要求不高的维护工作。此外,数据中心会消耗芬兰廉价的电力,但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