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年度盘点及预测!智能穿戴市场数据

时间:2024-05-22 16:25:03 科技赋能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2020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健康大数据服务逐渐成熟。

未来随着苹果发布第二代Apple Watch,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完善,健康数据快速增长,健康大数据服务也将逐渐成熟。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健康、运动、医疗等市场。

2、人机交互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可穿戴设备近年来爆发式增长,各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新产品。

然而,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仍然采用通过设备或手机进行触摸交互,未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预计今年将重点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全面实现人与机器的无缝连接,解放双手,在语音交互、体感交互、触觉交互、眼动追踪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相互作用。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智能穿戴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易观智库将中国智能穿戴市场的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期、市场启动期、快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

发展周期过程如下: 探索期 ( ) 年,Nike+iPod 运动装备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这意味着运动数码装备首次进入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视野。

同年,Fitbit发布了首款智能可穿戴追踪设备。

同年,谷歌发布了Project Glass计划,预示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到来。

2019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真正爆发的元年。

软硬件方面,谷歌发布了专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的操作系统Android Wear和MOTO智能手表,微软发布了Microsoft Band,苹果发布了Apple Watch;在生态系统方面,谷歌、微软和苹果都发布了健康大数据和云服务领域的平台,即GoogleFit、MicrosoftHealth和AppleHealthkit。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健康、运动、医疗等市场。

据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2020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市场规模达9亿,2018年市场规模达22亿元; 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8亿元。

市场启动期()期间,健康大数据服务逐渐成熟,产品差异化增强。

2016年Apple Watch的推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智能穿戴设备。

更多的关注就会带来更多的产品诞生。

产品差异化将会增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产品选择。

随着Apple Watch 2的发布,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完善,健康数据快速增长,健康大数据服务也将逐渐成熟。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健康、运动、医疗等市场。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健康、运动、医疗等市场。

快速发展期间,商业模式逐步完善,产品/服务呈现多元化发展;基于健康大数据的产品与第三方服务紧密结合,产品更加细分。

智能硬件产品将被消费市场所接受。

成熟应用期,智能硬件市场日趋成熟,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智能硬件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竞争加剧。

易观智库对2016-2018年主要智能穿戴设备厂商在实力矩阵中的位置以及现有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变化进行了解读。

领导者象限分析 领导者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他们还具有良好的运营能力,能够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2018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领导者:苹果、三星 新进入者:无 新退出:无 自发布以来,应用数量增长迅速。

总体而言,得益于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号召力,苹果无论在硬件销售还是应用开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苹果在市场执行力和产品创新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星电子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以及强大的市场执行能力。

同时,三星在软件开发、屏幕技术、部件技术等方面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它将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

凭借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三星将继续处于领先者象限,并在未来持续增长。

创新者象限分析 创新者在产品/技术上投入大量,在商业模式、技术或产品服务的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场表现并不如龙头企业。

2018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创新者:暴风、出门问问、奥图科技、Fitbit 新进入者:无 新退出:无 作为中国儿童手表行业的领导者,相应产品已发展至第三代。

持续在系统层、APP、云服务等领域投入,同时打造亲子社区,在用户运营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儿童智能硬件产品备受关注,在安全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也颇高,年销量突破万台。

预计2019年儿童手表将继续优化产品,保持快速发展。

年初,暴风魔镜从母公司暴风科技分拆出来,成为独立发展的子公司。

还获得天银控股、爱事德、华谊兄弟等1万美元融资。

产品方面,暴风魔景推出了四代产品,更新快、价格低,以快速占领沉浸式VR设备市场。

同时,暴风魔境致力于虚拟现实产业链生态建设,在内容建设、开发者生态建设、产业链合作伙伴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预计2020年,暴风魔镜将提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产品质量。

在体验的同时,我们将不断探索盈利模式,保持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出门问问已获得谷歌等公司总计1万美元的投资,在自主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垂直搜索技术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2019年9月,谷歌Android Wear与出门问问达成战略合作。

Android Wear 的语音搜索由出门问问在中国提供。

与此同时,出门问问于今年6月发布了Ticwatch智能手表,产品线延伸至硬件端。

出门问问未来仍将处于创新者象限。

奥图科技于2018年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AR眼镜,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完成打电话、发短信、拍照、录像、分享朋友圈、导航、AR增强现实等功能。

它还正在开发VR设备“炫镜”。

“在AR、VR领域,奥托科技拥有良好的技术积累,但产品推出时间较短,市场销量和品牌影响力较弱。

Fitbit于2018年发布了首款可穿戴设备,并在网上正式上市。

2018年6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但受限于其在智能领域多年的技术创新,销售业绩表现平平。

手环方面,Fitbit 将继续处于创新者象限 分析 实用者评价拥有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和强大的运营能力,但 2019 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创新优势并不明显: 小米 新进入者:无。

新退出:无 小米手环凭借低廉的价格和强大的网络营销能力,成为中国销量最高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

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

但目前其在交互设计、产品技术、大数据服务等领域的能力较弱。

如果小米未来能够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做出相应的改进,有望进入领导者象限。

空缺象限分析 空缺填补者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高,对产业结构影响不大。

2019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填补空缺:华为、乐享科技、影趣科技 新进入者:无 新退出:无 2018年,乐享科技推出大鹏头盔新品,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其3D广播虚拟现实内容聚合软件拥有丰富的影视内容和游戏资源,并兼容多种VR设备和移动设备。

这使得乐享科技作为一匹黑马,成为年度领导者象限的新进入者。

2019年,硬件创新和消费内容将是决定乐享科技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作为国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华为今年推出了华为Watch,但产品发布时间较短,产品与其他智能手表并没有太大区别。

整体市场表现一般。

未来,华为将依靠华为的技术实力和销售能力。

将逐渐进入实用主义象限。

作为本土智能手表厂商,映趣科技是首批搭载TencentOS的智能手表之一,适配微信、QQ等系统平台。

映趣科技还与其他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脂肪肝管理、基因检测等服务。

但同类产品差异化不高,同时受到品牌知名度和企业资源的限制。

盈趣科技目前处于补缺象限。

随着电子元件向小型化发展以及电池密度的增加,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用户体验和普及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当前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来看,整体宏观环境将维持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红利期数年。

尽管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潜力巨大。

大数据和云服务是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2020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1、健康大数据服务逐渐成熟。

未来随着第二代Apple Watch的发布,智能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将变得更加完善,健康数据也将快速增长,健康大数据服务将逐渐成熟。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健康、运动、医疗等市场。

2、人机交互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爆发式增长,各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新产品。

然而,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仍然采用通过设备或手机进行触摸交互,未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预计今年将重点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全面实现人与机器的无缝连接,解放双手,在语音交互、体感交互、触觉交互、眼动交互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以及其他方面。

规模预测:据易观智库分析,由于市场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者的喜爱度不断提高,2020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万元。

2019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万元。

Apple Watch在中国的推出极大地拉动了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

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仍有望接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