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三步教你如何做好后台产品设计

时间:2023-03-20 22:35:11 科技观察

这段时间对后台产品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想尝试自己总结一些后台产品设计开发的知识。后端产品也有不同的分类,我要介绍的是工作流产品。下面很多内容参考了前人的意见。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指点。首先要明确的是,后端产品和前端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后端产品更注重业务逻辑的清晰度和功能的实现,而前端产品对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的要求更高。下面先介绍一下我总结出来的后台产品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前面说到其他前辈的知识比较多,先谢过了)。业务逻辑梳理需求调研分析完成后,就是自己对内容的消化吸收。首先要做的是自己清楚地了解一个产品。只有自己了解了,才能更好的促进产品的研发。首先梳理下线下的业务流程。把线下的业务流程梳理清楚了,再想产品。这里有一些工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梳理业务流程。状态图、流程图、泳道图。这三个图表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我详细解释一下。A。状态图状态图的作用是让人们知道在实现业务时需要经历的状态顺序,以及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以及伴随状态转移的动作。状态图由状态转换驱动。让我以点餐为例。业务的开始和结束由圆角矩形表示。业务状态由矩形表示。每个矩形代表一个状态。菱形代表业务分支。每个矩形都伴随着一个动作。状态图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将在完成的订购过程中停留在哪里,并知道将有哪些动作伴随着过渡到下一个状态。另外,在“菜品制作中”下专门设置了一个“食材准备中”的子状态,因为在业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菜品需要准备食材),停留在某个特定的状态状态。这时候需要完成其他操作(准备食材),然后再回到这个状态(菜品处理)继续后续的业务流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对于简单的业务逻辑来说,确实有点没有必要,但是如果一个业务流程中有很多(7+?)个状态,相信状态图可以让你在梳理业务的时候比较清晰。b.Flowchart流程图,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是我看到很多人画的流程图都不是很规范。不规则的流程图可能没有问题,但其他人可能会误解。流程图,我将分为三个步骤。1.流程图。2.泳道图。3.分阶段泳道图。下面一一介绍。业务流程图描述了完整的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一般没有数据的概念。流程图通过行动推动业务向前发展。下面还是以点餐为例。同一业务的开始和结束用圆角矩形表示,每个动作用矩形表示,菱形表示可能的分支。可以清楚地看到流程图没有任何状态指示器。状态图和流程图所表达的不同效果一目了然。流程图更关注业务实现所需的具体操作。每个动作的形式基本都是“动词+名词”或“动词”的形式,这样可以更清晰地定义动作驱动流程图。C。泳道图泳道图,也称为跨职能流程图。也是我称之为流程图的第二步。泳道图作为流程图的进步,增加了泳道来代表不同的角色(或职位、部门等)。当人们了解业务流程时,也很清楚谁将执行该操作。以点餐为例。如您所见,每个动作都放在相应的泳道下,与执行该动作的人相对应。这样,对业务流程中不同角色的职责会有更清晰的认识。d.在最新版的流程图中可以看到,在最左边增加了侧边栏,将不同的动作划分到不同的阶段。个人觉得这弥补了之前状态描述的不足。人们在了解详细的业务流程的同时,也对状态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可能很多人觉得花那么多时间画图是浪费时间。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我个人来说,每天和这些图搞混,会很快加深对产品的理解。尤其是当业务比较复杂,之前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时候,光靠大脑是很难想清楚的,但是经过图形处理后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我认为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业务组织上。产品分拣A.把线下的业务逻辑梳理好后,应该去掉,搬到线上。此过程可能会删除一些离线链接。以点餐为例。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厨师和杂工都不需要在线上操作。所以状态图和流程图看起来简单多了。b.产品功能点。根据输出的流程图,基本可以大致确定产品的功能点。先梳理出个别功能(functions),再添加角色(functions+roles)。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构建产品架构图了。页面关系页面+功能页面架构背后的架构就不写了。先构建页面,再确定页面上的功能,最后细化页面上的信息。在原型出来之前,可以先拿着产品架构图跟别人交流。与原型图相比,产品架构图更符合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但是,原型可视化之后,数据库设计就变得抽象了。另外,产品架构图的修改速度更快,返工成本也比较小。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架构图需要更多的个人整理。原型制作整理好产品后,就该开始构建原型了。A。首先确定通用模块:页眉、页脚、一级导航、二级导航。根据不同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布局。b.将产品架构图的内容填入页面,并添加文字说明操作c.文案导航添加详情:一级(二、三)级导航;menu...常用模块交互按钮弹窗:对话框..颜色:页面色调;字体颜色...反馈:提示;警告;正确的;错误...详细信息可以在页面旁边进行注释。但是尽量单独出一个详细的PRD。产品设计阶段暂时结束。之后就是跟开发沟通,把产品一步步往前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需求变更和返工。有足够的耐心慢慢解决问题。产品设计可能已经结束,但产品开发才刚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