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备倒换演练是一项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灾难恢复系统可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业务连续性。灾备演练准备和灾备演练切换过程中存在很多隐患。如何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带来的风险,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整理出以下5个隐患,欢迎大家继续提出。排除灾备演练工作中的各种隐患。隐患之一:灾备组织建设不完善。灾备团队需要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包括决策组、执行组和行政组。日常管理、预警、演练、测试、培训等需要一个团队来组织和完成。但是很多企业在建设容灾中心后,维护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忽视了增加相应的维护人力资源,导致系统切换的执行人员保障不足;而且,当灾难发生时,由于决策层对灾备中心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无法做出决策;没什么用,比如人员调配、信息发布和公关等,只能由技术部门来完成。隐患二:预警流程缺失企业在面对灾难时,很难严格按照预警流程执行。往往各个部门乱七八糟,缺乏反应灵敏的预警流程机制,使得容灾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演练工作,预警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风险报告-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通报-启动系统切换。1.风险报告主要包括获取、收集和报告风险信息。风险获知后,应对风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2.风险评估要求灾备团队根据上报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形成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灾难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发展趋势等。3、风险决策要求领导小组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决定后续处理,包括是否提前启动开关机、进入风险预警状态等。4、风险通报要求行政管理团队及时对内对外发布相关风险信息,保持沟通畅通。5、系统切换流程为领导小组做出系统切换决策后,根据应急预案及相关操作手册,直接进入容灾启动步骤。隐患三:灾备演练流于形式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灾备演练机制,灾备演练重形式,没有针对每个灾难场景形成有效的演练模型。灾备演练不仅要检验灾备过程的有效性,还要验证灾备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切换和回切。灾备演练的主要步骤至少应包括:演练策划、审批、演练启动、新闻发布、演练切换、业务验证、演练回传、总结等。在灾备演练切换过程中,时间点详细记录每个重要环节的倒换演练是否满足灾备系统和生产系统的指标。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修改或优化演练应急流程,完善演练应急预案。隐患四:容灾测试不及时。如果容灾系统的数据、功能和性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就很难保证容灾系统实现数据保护和业务接管的功能。测试时,尽量使用测试脚本,避免人为错误。测试环境尽可能与生产系统隔离。在没有系统变化的情况下,最好每月测试一次,否则必须立即测试。隐患五:没有做好灾备培训。灾备培训可确保相关人员及时、准确了解灾备系统架构,熟悉测试、演练、灾备流程,明确职责,沟通协作顺畅、工作顺利技能可以提高。和灾难应对能力。培训计划由执行组与人力资源部共同制定并执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灾备基础培训、灾备流程培训、灾备技术培训等。以上五个方面的隐患,缺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灾备中心形同虚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任何环节都不能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