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全球机器人2019——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42.2万台,同比增长6%;年销售额达到165亿美元,创下新纪录。IFR预测,2019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8年的创纪录水平下降,但随着自动化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未来有望继续增长。中国正朝着成为工业机器人强国迈进!1、产业链外资巨头在2000年前后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主要被外资占据,主要用于汽车行业。国内公司主要以代理和系统集成为主,内资公司沉阳新松暂时崭露头角,进入本体市场。2010年到2017年,四大家族虽然都是外资带表,但依然占据上风。但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本土机器人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系统集成商迅速获得竞争优势,开始从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扩张,与国外巨头直接竞争。2018-2019年调整期,市场竞争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国产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合计占全球需求量的73%,也是工业机器人制造大国。中国拥有完整的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产业链。中国、日本、韩国都是产业链完整的国家。美国和德国缺乏减速器零件供应商。2、工业机器人在全球的占比据IFR统计,2018年,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安装量占全球的74%。其中,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15.6万台,同比下降1.73%,占全球的36%,但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连续第六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具体销量来看,2015-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持续增长,2017年增至15.9万台,同比增长76.4%。2018年,由于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大的行业汽车行业迎来了28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3C行业增速也大幅下滑。2018年同比下降1.7%;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销量约7.85万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未来趋势可以通过参考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趋势来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未来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是国际机器人最强大的国家。行业在经历了1967-1980年的起步期和1980-1990年的高速期之后,进入了长达22年(1990-2012年)的平稳增长期。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正跟随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和叠加政策退出。2018-2019年行业将进入调整期,根据国外经验和预测模型,预计未来5年行业销售增速将达到15%。%,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31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