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解读电视新技术! Mini LED和Micro LED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5-22 19:37:02 科技赋能

在显示技术领域,Micro LED和Mini LED是最近被热炒的两个概念。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某些技术方面,这两种新技术甚至更胜一筹。

就OLED而言,可以说Micro LED和Mini LED前景广阔。

目前,在手机、电视、大屏和LED小间距显示屏等领域,Micro LED和Mini LED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少企业已布局相关产业。

三星、LG、友达等都在部署下一代显示技术。

在今年1月的CES展会上,三星带来了一款新款“The Wall”电视。

其出色的画质和超大屏幕令整个行业惊叹不已。

该产品搭载了Micro LED技术,这也是全球首款英寸Micro LED模块化电视。

今年2月22日,三星再次强调不会生产任何OLED电视。

三星电视产品线将一分为二,同时开发QLED和Micro LED电视。

其Micro LED电视将于今年推出。

将于8月正式上市销售。

据《韩国商报》报道,LG电子副会长曹成镇视察平泽市电视部门时,有报道称他已要求下属在今年9月之前推出比三星“The Wall”更大的电视。

微型 LED 电视。

据报道,LG电子计划使用LG Innotek提供的Micro LED。

至于Mini LED,虽然出现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

目前,华为、OPPO、小米等知名智能手机厂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智能手机中采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

全球多家厂商积极开发Mini LED相关应用。

芯片厂有晶电、隆达、三安、华灿等;封装厂有亿光、融创、红旗、首尔半导体等; IC设计厂包括聚积科技、瑞鼎科技等;面板厂商有友达、群创;显示器厂商包括利亚德等,可以说整个行业已经联动起来。

Mini LED 和 Micro LED 有什么区别? Micro LED和Mini LED概念的诞生也引起了整个显示行业的轩然大波。

这些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我们先来说说Micro LED技术,即LED小型化和矩阵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小型化、阵列化,可以使LED单元小于50微米,就像OLED一样。

每个像素都单独寻址并驱动发光(自发光)。

其优点是既继承了无机LED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性、响应时间快的特点,又具有无需背光源的自发光特点。

它体积小、薄、轻,可以轻松实现节能效果。

从结构原理来看,Micro LED更简单,效果也更好。

TFT基板、超细LED晶粒、驱动IC问题不大,但其最大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巨量转移。

如何让LED小型化,这需要晶圆级工艺水平。

例如,4K级别的Micro LED屏幕需要1万颗以上的LED才能高度集成,因此理论上应用到小尺寸屏幕上极其困难。

同时,成本和发热量也极其可观。

三星首款Micro LED电视选择英寸也有责任。

  Mini LED是最近才兴起的概念技术,又称为“亚毫米发光二极管”,即晶粒尺寸在微米左右的LED。

它是由晶元光电最先提出的。

Mini LED介于传统LED和Micro LED之间。

简单来说,它是传统LED背光源的改进版。

在制造工艺方面,与Micro LED相比,其良率更高,具有异形切割特性,可搭配柔性基板实现高曲面背光。

它采用局部调光设计,具有更好的显色性,可以给液晶面板带来更多的色彩。

精细的HDR分区,厚度接近OLED,可节省高达80%的电量。

因此适合省电、薄型化、HDR、异形显示器等背光应用,适合在手机、电视、汽车面板、电子产品等领域使用。

有竞争力的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产品。

与Micro LED相比,Mini LED理论上技术难度较小,更容易实现量产,并且可以大批量开拓LCD背光市场,使产品更加经济。

据业内人士估计,采用Mini LED背光设计的液晶电视面板的成本将比OLED电视面板低约60%至80%,但其亮度和图像质量与OLED相似,而且省电效率更高。

同时,一块55英寸Mini LED背光液晶面板使用了4万颗LED,这对于LED芯片厂商削减产能将是一个积极的帮助。

总体来说,Micro LED将在画质上提供质的提升,是下一代革命性的显示技术,但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

Mini LED是LED背光的改进版,但仍能大幅提升现有液晶屏效果。

同时成本相对容易控制,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我们也希望厂商能够加快研发步伐,尽快带来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的Micro LED和Mini LED电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