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深度解读出门问问Ticwatch 2手表,如何拥抱智能与时尚?

时间:2024-05-22 18:57:22 科技赋能

在我们的记忆中,手表设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突破了。

不仅如此,如今,手表的功能属性正在逐渐消失。

Design Obsession 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 90% 的人不再依靠手表来计时,而是将其视为配饰和时尚单品。

“将智能概念引入手表设计中,为手表的功能属性带来了新的可能。

”起初,我不太理解这个概念。

直到我与出门问问 Ticwatch 2 的工业设计师 Mika Nenonen 和设计总监侯延江 Jane 交流,谈论了 Ticwatch 2 的一些创意想法,我才真正受到启发。

Mika NenonenMika 提议将产品设计为白色画布,并将绘画作品返回给用户。

对于出门问问这样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来说,其产品的功能更多地取决于为产品注入无限的内容支持,以便用户可以自由组合搭配。

类似于今天的智能手机,它们远远超出了多年前拨打和接听电话的功能属性。

那么,一块适合绘画的“画布”是如何设计的呢?从Ticwatch 1到Ticwatch 2 Ticwatch 1产品的设计者是著名的设计公司frog。

当他们第一次定义产品的时候,当大家还在思考科技、未来、酷炫等等来定义智能手表的时候,Ticwatch他们首先回归了“手表优先”的理念。

这为我们接下来要讲的Ticwatch 2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Ticwatch 1和Ticwatch 2的区别,从直观的角度来看,纯圆形表盘更小,产品更统一。

比如Ticwatch特有的部分(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外壳进行界面操作)曾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不过,当大家习惯使用Ticwatch后,它就变得无形有形了。

它不再是创可贴般的存在,让产品更加统一。

由不同设计师设计的Ticwatch 2既是Ticwatch 1的延续,又有自己的特色。

作为第二代产品的设计师,米卡给人的感觉非常平静,充满自我,延续了Ticwatch 2想要表达的核心。

看到Ticwatch 2后,我感觉能直接体会到这位设计师坚强的内心。

出门问问设计总监简回忆,当她第一次收到米卡反馈的Ticwatch 2设计信息时,她收到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

Mika 解构了 Ticwatch 1,并给出了他必须保留的建议。

以下元素:简单的外观、纯粹的圆形、划痕、材料的组合等,并提出了他希望改进的部分。

就连出门问问也向他建议,可以在设计上进行一些重构,进行一些差异化的设计。

他依然坚持产品的延续性,并多次与出门问问确认品牌定位等相关信息。

基于产品和公司基因,从品牌延续的角度思考Ticwatch 2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出门问问的背景。

这是谷歌投资的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工程师。

它首先是软件,然后是硬件。

他们可以在手腕上提供丰富的内容,并使内容能够独立于手机联网。

他们可以打电话、订车、记录运动、测量心率等,留给Mika的任务是如何让这些功能在手腕上出现和流动,没有任何违和感。

于是,他交出了Ticwatch 2。

   设计一块白色画布,将绘画作品返回给用户。

简洁、精致是从 Ticwatch 2 中提取出来的关键词。

Mika 表示,他更喜欢自己在设计一块白色的画布,把涂抹和绘画还给用户。

工作被返回给用户。

这让我想起一个概念:个性化定制。

这个概念在设计瘾年度盘点《设计趋势前瞻》中也提到过。

现在的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越来越追求个性化。

通过柔性制造等方式为人们定制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将同一个产品(一张白纸?)交给用户,然后用(画出)不同的感觉,似乎是一种更艺术的设计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似乎在设计师中很常见。

上个月,在采访天天用创始人高以强时,他也提出了类似的设计理念。

他表示,希望自己提供的产品,无论是沙发、餐桌还是床,都成为能够承载人们生活的物品。

当用户第一次看到它时,就会有一种老朋友的感觉。

即使他们只是买回家,他们也几乎不会关心它的存在。

用户会享受与这个物体发生的事情,不断创造记忆,产生生活的“内容”。

   好东西应该属于每个人。

作为欧洲顶级设计师,米卡告诉Design Junkie,这些设计理念是他“工厂制造”的思维,与他的民族文化和成长的气候环境有关。

在芬兰等北欧国家,气候非常寒冷。

不仔细考虑产品功能会导致很多问题。

例如,如果房子不够温暖,人们可能会被冻死。

当然,人们也想住在漂亮的房子里。

他们成长的气候环境和民族文化,具有审美与功能相结合的基因。

而且,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有一个观念,就是好东西是大家分享的。

它也被称为“民主设计”。

这与Ticwatch的理念是一致的。

好东西应该属于每个人。

当然,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出门问问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基本都是按成本价销售,没有多少利润。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第一天就想得很清楚。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这么好的产品,而不是设置一个门槛,把很多人挡在门外。

从更深层次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更多的人体验,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数据,让产品变得更贴心。

”简说。

对于使用同一款产品更好地体现用户的个性和生活方式,Jane表示,他们在款式和表带上也下了功夫,有11个SKU可供选择。

为了延伸Ticwatch 2的可能性,他们还邀请了Pinja、Tone、Gabriel三位北欧艺术家在手表上进行一些其他的尝试。

简表示,她不排除以高端定制版的形式进入大家的生活,以满足更少数人的需求。

事实上,智能手表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我们大多数用户的生活并没有被智能手表改变或影响,我们也没有看到有哪个创造者真正掌握了智能手表的通用标准。

出门问问的设计理念或许就是一个解决答案,重新唤醒人们对智能手表功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