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报告:北京位居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名首位

时间:2023-03-16 20:23:38 科技观察

报告:北京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榜首(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深圳、南京和上海,排名第6-1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广州、济南、成都和合肥。.值得注意的是,与2020年相比,南京排名上升至第四位,济南和成都进入前十。报告还表示,算力与应用的协同发展将推动人工智能场景的多元化发展。从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排名来看,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表示,计算产业正面临多元化、海量量化、生态离散化的挑战。一方面,多样化的智能场景需要多样化的算力,庞大的量化模型、数据和应用规模需要庞大的算力。算力成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从芯片到算力的转化还存在巨大差距,多算力的价值还没有完全释放。在王恩东看来,如何快速完成从芯片到计算系统的创新,成为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如何像人类一样发展逻辑、意识和推理的认知能力,是人工智能研究一直探索的方向。目前,通过大数据训练大量参数的庞大模型被认为非常重要。”规模数据,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王恩东认为,随着海量模型的兴起,海量量化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目前,全球知名的AI领先企业都在大力投资海量模型。谷歌、微软、英伟达、浪潮、致远研究院、百度、阿里等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巨型机型。巨量化的一个核心特点是模型参数多,训练数据量大。以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全球最大中文AI巨人模型“元1.0”为例。其参数高达2457亿,训练数据集规模达到5000GB。王恩东强调,为释放多元算力价值,推动人工智能创新,一是要注重智能计算体系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新基础设施建设,从技术上设计链条。到应用,从系统架构、芯片设计、系统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等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局面。二是加快开放标准建设。通过统一标准化的标准,将多样化的算力转化为可调度的资源,让算力好用、好用。(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