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在功能、灵活性、可操作性和易用性方面与Windows不同。对于企业用户来说,选择Linux系统通常是出于以下原因:Linux功能强大、可靠、开源、完全可定制。但是,这些特点也使得Linux系统在打补丁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不同于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统,而且不同版本的Linux系统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企业要对所使用的各种Linux系统进行及时的补丁升级和系统更新并非易事。Linux补丁管理的挑战补丁是一种额外的软件代码组件,可以部署到已安装的程序中以实现特定的软件补丁目的。目的可以是提高系统安全性、整体性能,或向预安装的程序或软件添加新功能。补丁管理是指获取和检查应用软件系统更新并将其部署到公司IT基础设施的过程。与任何其他操作系统一样,Linux系统同样需要定期更新以确保其无错误、无错误并使用最新的可用功能。Linux系统中成功高效的补丁管理通常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如何将补丁或更新与合适的存储库(repository)准确匹配。存储库代表Linux系统的存储位置,需要对应相应的软件应用。Internet上有数以万计的Linux存储库。尝试手动检索和部署补丁会浪费大量时间。如果您的IT生态系统有数百台设备运行不同的Linux版本或发行版,这将花费大量时间。.第二,IT资产和软件应用的盘点。成功管理补丁的第一步是盘点资产和软件。如果一个组织不知道需要修补什么,就不可能部署补丁。第三,部署前后的测试和故障排除。无论目标操作系统如何,补丁(尤其是那些包含安全补丁的补丁)都必须在部署前后进行测试。为确保安全,第三方开发者发布的补丁大多需要经过反复审核后方可发布。Linux系统补丁管理不同于Windows或macOS,打补丁后回滚Linux系统可能很困难。请务必提前创建回滚进程,以便在升级失败时将系统恢复到之前的版本。Linux补丁最佳实践和策略业界有许多成功的Linux补丁管理最佳实践,包括安排补丁计划、确定优先级、定期更新以及从可信来源接收补丁。有效应用这些实践的最简单方法是建立一套科学补丁管理的标准程序。下面总结了几种主要的补丁方式:?设置补丁重要性级别保证应用安全的补丁应该立即打上,而其他类型的补丁可以更充分地检查。与其他软件一样,一般软件和系统更新可能包含错误和其他问题。建议在将补丁实际部署到企业的基础设施之前验证补丁在虚拟环境中的可用性。?充分测试测试是补丁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无论目标操作系统是什么,都必须在部署前后检查补丁,尤其是那些包含安全更改的补丁。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的大多数补丁在公开发布之前都经过审查和验证是安全的。但是,IT管理员和安全运营中心(SOC)团队仍然需要在实际部署之前对其进行测试。预部署测试过程的内核评估阶段至关重要。一般的经验法则是避免更改内核,或者更准确地说,避免由于未使用的驱动程序、程序或修补程序而更改内核。?清点资产要跟踪系统的配置并了解所使用的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版本,建议对资产进行清点以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在出现问题时迅速缩短响应时间。自动化补丁管理将帮助组织捕获有关资产的关键信息,从而提高他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可见性。?基于风险确定优先级确定补丁的优先级和目标是补丁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确定必须修补的软件并制定启用审计程序的计划非常重要。?Linux补丁自动化最重要的最佳实践之一是使Linux补丁管理过程自动化。如前所述,由于Internet上有大量可用的存储库,尝试手动为IT系统中的Linux机器打补丁可能很困难。使用自动补丁管理软件,组织可以更好地防止攻击者篡改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