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树科技在公司新地址北京伦阳大厦召开媒体交流会,介绍其智能穿戴产品Cast系列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实验Viband技术合作很重要。
与桌面互联网和台式电脑相比,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和个性化让我们可以每天24小时、随时上网,享受电子支付、网约车等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以及自行车配送。
移动终端不仅是互联网的入口,也是互联网与生活的接口。
2009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Glass增强现实眼镜,2006年,苹果推出了Apple Watch智能手表。
可穿戴设备开始与智能手机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然而,谷歌眼镜在2016年停产,智能手表销量在2016年下滑。
成立于2001年的亦数科技在刚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时面临诸多挑战。
一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多位曾就职于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的资深产品和技术人员创立。
2017年7月获得海尔集团1万元天使投资。
年初推出的Cast One系列智能手表就采用了投影技术。
目前,他们希望通过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的Viband技术合作,在第二代Cast产品中使用虚拟显示+虚拟触摸技术。
智能手表的全新人机交互模式。
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已经超越了传统智能手机的范围,是对未来移动终端形态的探索,将解决目前可穿戴产品面临的困难。
核心技术:虚拟显示交流会主要负责人为CEO曹腾、产品经理郭宁。
首先,CEO曹腾介绍了亦数科技的核心技术——虚拟显示。
曹腾认为,人与物的交互将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物理显示,二是基于虚拟显示。
如今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都是基于物理屏幕的。
我们已经熟悉物理屏幕的交互方式:用手指滑动屏幕或按下按钮。
亦数科技专注于投影技术。
虚拟显示。
亦数科技采用激光MEMS虚拟显示技术,应用于年初推出的基于虚拟显示的Cast One腕部投影系列可穿戴设备。
据称,Cast One拥有全球最小的激光投影模块,无需对焦即可投影2英寸至60英寸的图像。
智能手表只有一块小屏幕,限制了交互,但Cast One可以投射在手背、桌面、墙壁等处,延伸了物理屏幕,带来了多种交互的可能不同的生活场景。
虽然Cast One产品就像一个戴在手腕上的小型投影仪,但销量并不多,公司也没有花很多钱来推广它。
不过,曹腾认为,这并不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而是唯一的探索之路。
Cast One的局限性在于它只有虚拟显示,没有交互。
他们的下一代产品将解决交互问题。
Viband虚拟交互技术 我们在今年11月份报道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Viband技术——《智能手表的春天将来临?ViBand 技术将传感精度提高 倍》。
Viband系统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最新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智能手表的功能。
通过对普通手表的加速度计进行“增压”(增加负载),Viband 达到了加速度计的最高速度 HZ。
与智能手机给出的指令相比,它实际上可以以两倍以上的速度记录物体的运动。
可以感觉到极其细微的振动。
智能手表不仅可以计算佩戴者的步数,还可以监控您所做的手势和动作,甚至可以识别物体。
这将解决智能手机功能单一或仅作为智能手机配件的问题。
Viband技术将应用于Cast II产品,实现典型的手势识别和简单的触摸操作。
Viband科技与亦数科技的邂逅也是一段佳话。
郭宁回答了我们关于亦数科技如何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联系的问题。
他回忆道:一树科技一直在寻找最适合手臂控制的技术。
事实上,它正在寻找有关单一操作和身体触摸的论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搜索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关于人体触摸控制的论文,然后发现了 Viband 技术。
联系他们时,他们表示听说过亦数科技的产品,对虚拟显示、虚拟触控非常感兴趣。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人机交互实验室其实也在做基于虚拟显示的虚拟触摸。
他们在手臂上绑了一个特别大的投影装置,非常可爱。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哈里森曾表示:“智能手表只能配备一英寸的屏幕。
如何在没有大屏幕的情况下增强人机交互?这是我们过去五年研究的课题。
”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与易数科技确实一拍即合。
Cast II:虚拟显示+虚拟触摸 亦数科技透露,Cast II产品将于2017年底推出,一两个月后将推出测试产品。
Cast One腕式投影智能手表的虚拟显示技术,加上虚拟触控和Viband虚拟交互技术,是Cast II产品的主要核心。
亦数科技实现了桌面触摸和皮肤触摸操作。
基于红外激光TOF技术,忆数实现了桌面触控。
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显示屏投射在桌面上的智能手表界面进行更加方便直观的操作。
还采用G-sensor超采样技术来实现皮肤输入和触摸。
虚拟现实和虚拟触控两大核心技术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虚拟交互显示,可以解决生活中多种场景下智能设备的使用问题。
曹腾介绍了Cast II产品的使用场景:如果你和女朋友去海边,你肯定无法想象拿着手机下水,但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接收信息并使用虚拟屏幕对于回复操作,微信在当前物理屏幕上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另外,现在大家开车的时候都是听手机上的语音导航。
有时检查起来既麻烦又不安全。
Cast II可以将地图投影到手背上,查看起来非常方便。
可穿戴产品的未来是 ARCast II。
该产品实际上结合了智能手机和投影仪的功能。
有记者问亦舒是否想做带有虚拟屏幕的智能手机,或者为什么不做投影仪。
这些问题的答案,揭示了亦数科技对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市场未来发展的判断。
曹腾说,“其实Cast One可以连接wifi,有应用程序,可以脱离手机使用。
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部手机,我们希望创造一个你上不去的东西虚拟屏幕可以与物理屏幕兼容,但它可以提供许多物理屏幕无法实现的独特应用场景。
” Cast Ⅱ将有两个屏幕:物理屏幕和虚拟屏幕。
当两个屏幕交互时,你可以有一些更酷的用途。
我们询问这个产品实际上与谷歌眼镜非常相似。
我想知道我是否想做AR?曹腾回答道:“做可穿戴产品其实就是做AR。
投影技术可以实现全息,都可以做成AR和MR。
” “Google Glass的交互依赖于语音,在垂直领域是可以实现的。
不过,一般交互领域还是需要一些虚拟触控技术来支持它才能够完成。
我们也可以把它呈现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实现更好的交互。
”可穿戴设备有两个核心。
要点:首先必须是可穿戴的,包括眼镜、手表、手环、配饰。
其次,它必须具有感知世界的能力,是人体的延伸。
我们与智能设备的交互将变得越来越自然和人性化,我们的皮肤和身体动作将成为交互中的重要因素。
Cast Ⅱ是一款智能手表,但他们希望更接近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的形态,有一些新的显示和新的交互。
在iPhone问世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手机可以没有物理键盘,移动终端也不一定非得有物理屏幕。
一树科技的创业者都是通信行业的“老手”。
早在2000年,他们就觉得智能手机不再有新奇感。
与物理屏幕相比,他们认为虚拟屏幕未来的市场会更大,他们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
开始使用交互式方法并做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
据说6月份我们就能看到Cast II产品的测试版。
对于这款虚拟显示屏+虚拟触控的智能手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