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凌晨一点,苹果秋季发布会如期举行。
我熬夜看完了整个发布会,感觉有点平淡。
比如大家比较关心的Apple Watch,就被传将在本次发布会上进行重大改变,以应对近期销量的下滑。
不过,本次发布会Apple Watch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
最难忘的是那条华丽的爱马仕表带。
总而言之,游戏结束时的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也许更红、更大、更甜——但我宁愿苹果上有一个虫子,这至少可以给人一点惊喜。
与多领域老对手苹果的保守相比,低调十余年的谷歌近期动作频频。
首先,上个月,整个集团进行了重组、更名,然后更换了标志。
随后宣布 Android Wear 将在 Apple Store 上架。
本月8日,Moto二代智能手表发布会上又传来一个重磅消息。
发布——Android Wear将随这款手表正式进入中国。
作为阔别五年重返中国市场的战略举措,Android Wear在中国的推出至关重要。
在谷歌服务在中国还无法使用的前提下,谷歌选择与国内创业公司出门问问合作,用出门问问的智能语音搜索和控制服务取代自己的谷歌语音搜索(Google Now)。
)。
即使更换核心部件,它也想把Android Wear带到中国。
以这样的意识和决心重返中国市场,表明谷歌已经不能再容忍苹果的霸主地位。
也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可穿戴市场,双方将展开一场零距离争夺战。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关注一下Android Wear在中国是否靠谱。
既然Android不再是那个Android,用户最关心的当然是Android Wear汉化后的实用性。
内置中国“芯”的Android Wear在中国大陆是变好还是变差?虽然第二代Moto还没有上市,所以无法体验,但GoogleNow和出门问问都有自己的软件,可以对它进行“曲线”分析。
为了做出更客观的评价,我还亲自下载并试用了GoogleSearch和Mobvoi这两个软件。
以下是我得出的结论:Google Now 比 Mobvoi 更主动。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习惯和行为习惯,向用户推送一些个性化的消息和提醒。
例如:Google Now 可以通过“偷窥”用户的 Gmail 检测到用户预订了某个时间的航班,它会在航班起飞前的适当时间提醒用户。
或者,当用户刚刚订完航班时在餐厅吃完饭后,他立即出现在健身房,Google Now 会主动提醒用户饭后立即运动对健康不利(这是必须强调的前提),相比之下 Google Now 更是如此。
出门问问有两个优势:一是出门问问更加本地化,??这不仅是因为它在中文语音识别能力方面比Google Now更好;还因为它与中国本土的很多第三方平台都有合作,比如。
搜狗地图、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等纷纷推出更适合中国用户的生活服务功能,根据摩托车发布会上体验者的反馈,用户可以对内置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说“Hello Android”。
- 在出门问问语音搜索引擎中唤醒手表的语音控制界面。
接下来,用户可以对手表说“Hello Android”。
“国贸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帮我查一下今天北京到上海的机票”等会自动跳转到大众点评、携程等服务商。
体验也相当流畅稳定。
其次,相比Google Now大而全的搜索,出门问问更加垂直化,专注于与移动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举个小例子,用出门问问搜索“附近有Wi-Fi、价格在30元以下的川菜馆”。
它实际上会为你推荐符合条件的餐厅,但是用Google Now搜索同样的一句话,你就可以亲自体验一下。
可见Google Now和出门问问各有特点,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Google Now无法正常使用时,通过与出门问问的合作,Android Wear弥补了自身在本地化服务方面的短板,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成熟的体验。
可以说,这样的合作是非常可靠的。
除了上述两大优势外,出门问问于去年12月推出了中国智能手表操作系统Ticwear。
它有多受欢迎?据此前媒体报道,淘宝平台上销售的Moto一代智能手表中,90%通过线下刷机的方式搭载了Ticwear操作系统。
这意味着出门问问在智能穿戴领域积累了较高水平的经验。
此外,谷歌在选择盟友方面也非常谨慎。
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都会知道,出门问问是中国市场上唯一一家拥有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和垂直搜索三大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
核心技术成员均是前Google、前IBM。
科学家。
出门问问相信技术的力量,其想要用技术改变世界的企业精神与谷歌倡导的工程文化一脉相承。
选择出门问问这样低调、友善的公司,不仅保证了Android Wear的软件质量,也为谷歌增添了可靠的盟友。
为什么不?总之,相比苹果的保守,谷歌与出门问问在核心功能上的合作看似大胆,实则安全。
如果通过这次合作,谷歌Android Wear可以在中国产生较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