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1日上午消息,尽管业界普遍预计苹果将在今年9月份开始生产iWatch智能手表,并有望在10月份大面积铺货。
不过,台湾凯基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该产品的量产计划将从9月底推迟到11月,这表明上市时可供销售的数量将非常有限。
郭明池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iWatch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开发领域都给苹果带来了新的困难。
由于面临各种挑战,郭明池认为目前市场对苹果iWatch生产和分销计划的共识并不正确。
他预计苹果将把量产计划推迟到11月中下旬,比之前的9月底晚了一个多月。
由于只有一家供应商在预计的 10 月份发布日期之前加快了生产,因此这款可穿戴设备的供应将受到限制,到年底不太可能达到市场预期的 1 万元。
相反,郭明池预计,到今年年底,iWatch 的出货量只会达到 1 万台。
从硬件角度来看,郭明池预计苹果将放弃传统零部件,转而采用更高端、难以生产的零部件,以及蓝宝石等材料。
例如,据报道,iWatch将采用带有蓝宝石玻璃的柔性AMOLED显示屏。
苹果此前从未在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过OLED显示屏,也没有推出过采用大片蓝宝石玻璃的产品。
到目前为止,iOS 设备中最大的一块蓝宝石玻璃是 iPhone 5s 中用于保护 ToudhID 指纹识别器的玻璃。
此外,新的系统级封装(SiP)工艺也将用于减小智能手表的电路尺寸。
随着苹果公司希望加强产品的防水标准,这个问题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具体到软件问题,郭明池认为,苹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重新设计iOS以适应较小的屏幕,并保持与iPhone和iPad等大屏幕设备的互操作性。
苹果在软硬件垂直整合方面拥有出色的能力,但由于iWatch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没有太多信息可供参考,因此会给苹果带来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