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旗下产品。
自今年夏天发布以来,第一代小米手环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超长的续航时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持久的电池续航、全防水设计、实用的功能以及小米的品牌号召力风靡全国,使华米科技成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公司。
不过,为了保持79元的价格,第一代小米手环没有屏幕,也没有心率功能。
随着近两年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第一代小米手环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今年6月,小米手环2上市了。
因为确认后是周末,我就盼着星星和月亮能收到快递。
这次不是张阿姨贴的“我的价值到了”的标签,让我有些失望。
即使在公司下了小米手环2的订单后,我也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
外盒材质与小米第一代类似。
它采用了小米早期风格的包装,而不是新的白色包装。
包装与第一代小米手环类似,但比上一代扁平很多,这也减少了之前不必要的空间。
背面是产品型号、参数等信息,是典型的米氏包装特征。
当我打开包装盒时,我几乎被它的设计惊呆了。
手环全黑的屏幕在黄色牛皮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深邃。
由于屏幕的存在,小米手环2的表面采用了平面设计,尺寸比第一代稍大。
质感看起来也非常好。
下方的触控按键采用了射线状的拉丝设计,与整体黑色的外观融为一体。
最后,整个表面采用UV涂层工艺制造,可以有效防止划痕和指纹残留。
打开小米颗粒的侧面,可以看到手环、入门指南、充电线等设备。
去除颗粒的方法仍然具有破坏性,必须将其撕开才能去除颗粒。
除了小米手环2机身之外,手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件,因为它是需要与手腕持续接触的东西。
是否耐用非常重要。
亲爱的朋友们,您可能听说过第一代小米手环的缺陷。
除了缺少颗粒外,腕带的端环也很容易断裂。
我原来的第一代腕带也受到了影响。
。
。
而且小米手环的保修规定是收到后15天,哈哈。
。
从质感来看,第二代腕带的材质与第一代腕带相似。
整体感觉比较舒服。
我们还看到第一代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比如现在的颗粒不能从正面安装,也就是说颗粒不能从正面掉出来。
腕带末端的环似乎也更厚一些。
配合颗粒机身的设计,腕带的隐藏扣也变成了雷纹拉丝工艺。
其他配件还有使用说明书、充电线等。
最后以一张全家福来结束开箱吧。
小米手环2的佩戴体验。
与上一代相比,这款手环最大的区别在于增加了一块0.42英寸的OLED显示屏。
屏幕可显示时间、步数、心率、手机提醒等功能。
每次按下触摸按钮,都会切换。
为了增加屏幕??,2代比1代更大,表面更平坦。
同时厚度也增加了不少,金属充电触点改为内部封装设计。
为了配合心率测试,米粒背面有一个心率监测模块。
看起来像是一块突出的东西,但是佩戴起来却没有什么感觉。
取下来之后,你才会发现手臂上有一个印记。
由于米粒尺寸增大,佩戴舒适度会降低。
尤其是像我这样手腕很细的人,一直不敢戴手表。
另外,腕带的手感也很重要。
根据小米官方的说法,这次的腕带采用了双复合材料。
主体部分采用坚韧的弹性材料制成,与人体接触的部分采用较柔软的亲肤材料制成。
佩戴体验比上一代更好。
。
实际体验中我并没有太多感受,但是针对第一代腕带设计不佳而做出的调整却给了我更深的感受。
比如腕带的扣环比较容易扣。
例如,米粒只能从腕带内部放入。
佩戴时再也不用担心米粒掉落。
一般来说,由于米粒重量小、续航时间长、防水设计,佩戴后基本不需要摘下来。
整体感觉比手表或者笨重的智能手环好多了,有时甚至会忘记戴。
小米手环。
小米手环2的功能介绍。
支持小米手环2的APP为“小米运动”,可通过各大应用商店或说明书上的二维码下载。
不得不说,这个App的功能和交互都非常不错,给小米手环2加分不少。
首先要确保手机和手环的连接方式是蓝牙,所以如果想要连接,必须先打开手机的蓝牙功能。
当然,如果没有开启,进入App时会有提示。
同时,首次连接后一般需要升级固件,大约1-2分钟即可完成。
进入后是标准的米氏风格,重点展示步数等相关数据。
奇怪的是,我没有买小米体重秤,但它认出我是55公斤,差别不大。
我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或者它只是随机显示一个数字。
整个APP分为四个模块:状态、发现、智能播放、我的。
“状态”显示所有测量数据,包括步数、睡眠、体重和心率。
手环无法测试重量,建议仅连接小米手环时取消重量条或置于底部。
运动量显示有每个时间段步数的详细数据,整体识别还算准确。
此外,还提供按日、按周、按月计步的功能。
将每个周期的运动量化成柱形图的体验还是可以的,但是无法直观地预测每个周期的步数。
如果能在纵轴上加上步数指示器就完美了。
睡眠监测一直是小米手环的王牌应用。
小米第一代的识别准确率非常高。
入睡和起床的时间点非常准确,半夜上厕所或者查时间时都能准确识别。
小米手环2延续了这一优秀品质,在睡眠检测方面也做得很好。
虽然无法衡量是深睡眠还是浅睡眠时间,但主观上还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
还有一点遗憾的是,小米手环2无法识别午睡,因此无法添加午睡时间。
心率功能是第一代小米手环光感版新增的功能。
原理很简单,就是光电传输测量方式,即手环与皮肤接触的传感器会发出一束绿光,打在皮肤上测量反射光。
由于血液吸收某些波长的光,每次心脏泵血时,都会吸收大量该波长的光,从而确定心跳。
这种技术的困难不在于硬件。
事实上,有很多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手机的闪光灯来测量心率。
难点在于计算心率的软件算法。
因为首先会有环境干扰光源,所以必须将环境光源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同时,测量时去除心脏泵血时的血液充血信息和人体晃动引起的血液抖动信息。
因此,如何消除干扰并获得准确的心率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是为什么小米手环2的测量值偏高,有时无法测出真实心率的原因。
小米手环会显示之前的心率数据,并且可以直接从APP发起测量。
直接从APP发起测量时手环屏幕不会亮起,测量完成后也不会振动。
APP的第二个模块“发现”,主要包含增加运动的活动信息,以及与小米运动相关的智能硬件购买链接和保险。
第三个模块“智能播放”,主要包括一些利用手环和手机连接的提醒功能,比如手环闹钟、提醒事项、来电提醒等,这里的一些功能非常实用。
我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是手环无需手机支持即可自行完成,如手环闹钟、久坐提醒、访问第三方排行榜等。
我目前已经开启了这三个功能。
手环闹钟让我放弃了手机闹钟,因为手环闹钟可以叫醒你而不影响其他人。
另外,对于像我这样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很容易一坐几个小时就忘记站起来走动。
久坐提醒功能很好的提醒我及时起身活动一下,防止久坐带来的各种危害。
连接第三方其实只是为了查看排名。
每天都可以实时看到别人的排名。
拿到第一名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另一种需要连接手机,也就是说蓝牙必须一直开启,所以会对手环的续航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来电短信提醒、APP通知提醒、和屏幕解锁。
其中,我使用的魅族Pro6系统版本的限制是无法使用屏幕解锁功能。
来电和短信提醒非常实用。
我基本上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
APP通知见仁见智。
现在手机上的推送通知那么多,我估计也没有多少。
我会特别注意推送。
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注意。
无论是来电、短信还是APP推送,它只震动几下,图标闪烁。
不会有任何关于来电的电话号码或者哪个APP推送的提醒,大大降低了实际使用的难度。
。
最后是手环和佩戴的一些信息,比如电池电量、是否抬腕亮屏等。
相比第一代手环,第二代的续航明显下降。
这也难怪,毕竟屏幕和心率测试多了,不过两三周后似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有抬腕亮屏功能。
它在上一代手环中就已出现。
第二代似乎更敏感一些。
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识别并显示电池电量。
不过,可能是算法的原因,抬腕后停顿1-2秒后屏幕就会亮起,这就导致了抬腕、停顿、再放下的整个过程。
如果是手表,您只需拿起它然后放下即可。
这种暂停看起来很傻,让抬腕亮屏的功能变得毫无用处。
此外,您还可以自定义手环限制的信息类型。
除了默认的步数、时间、心率外,还可以显示历史记录、卡路里、电量等信息。
总体来说,这款小米运动APP的整体表现非常出色,并且没有受到MIUI随机添加广告的影响。
整体风格简约清新。
小米手环2关于续航和充电的实际体验。
小米手环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为20天。
实际使用中,应该可以达到这个时间。
携带时,你不用关心手环是否还有电。
充电速度也还可以,基本两个小时就可以充满电,但是我还是感觉充电不是很方便,主要集中在两点。
1、充电线与手机充电线不同,不兼容。
也许是因为防水的原因,手环的充电装置就这样设置了,但因为它不兼容任何其他设备的充电装置,而且充电线很短,所以我很容易把它放起来某处却找不到它。
最后,我找到了一个专门放置充电线的地方。
2、充电时需将米粒和腕带拆开。
佩戴时米粒和腕带需要紧密结合,拆卸和安装仍然是一个麻烦的过程。
同时,腕带与米粒之间的松紧度也会增加,这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虽然充电对于手环来说并不是高频需求,但充电体验并不好。
希望小米能够积极尝试无线充电等技术,让手环可以直接放在充电板上,无需拆卸。
收费。
当然,无线充电增加的线圈重量等因素需要小米权衡。
关于防水,首先要确保小米手环2是防水的。
当你看到有人洗脸刷牙时,很容易摘下手环。
。
。
小米手环2的防水等级为IP67,即6级防尘、7级防水。
可短时间浸泡,常温常压下可承受1米水深。
换算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洗脸、刷牙、洗澡,佩戴小米手环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游泳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所以游泳时不能佩戴。
我总是戴着手环洗澡,但洗澡时我发现两个问题。
首先,当温水接触到手环的触摸按钮时,手环的屏幕就会亮起。
因为温水类似于手指的触摸,所以常常会改变心率。
测试模式和振动。
另外,手环虽然防水,但表面和腕带都会沾满水,擦拭时也不容易干,尤其是腕带后面的部分,湿了就不太舒服。
过去几年,以手环(包括手表)、眼镜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异军突起,很有可能取代手机成为个人信息的中心。
其实,如果我们理性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手环的功能其实非常有限。
首先看手环的交互方式。
目前大多数手环只有一两个按钮。
如果是智能手表,交互方式与手机类似,但屏幕比手机小很多。
这种交互方式限制了手环能够承担更重的任务,除非有突破性的交互方式,比如语音识别(目前语音识别很弱)、手势或者全息投影等。
另外,我们看一下手环的处理能力。
即使解决了上一篇文章中的交互方式,手环的处理能力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这么大的手环,电池会占用一部分空间。
它有多先进?处理能力是非常不现实的。
因此,手环未来应该定位为手机或者其他设备的配件。
作为手机的配件,可以帮助手机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它还可以具有一些独立的功能,比如计步、心率等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手环的定位非常明确。
小米手环的成功在于定位的成功。
就手环的独立功能而言,运动和游戏是两个可能的突破口。
目前大部分手环主打运动健身。
计步已经是手环的核心功能,但目前这个功能还太有限。
手环是单一的,可以与当前流行的健身APP结合,深入开拓健身市场,增加手环的粘性。
以后如果想要商业化的话也会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在游戏交互方面,手环目前似乎还没有进入这个市场。
事实上,手环可以作为传感器来参与游戏。
比如手环本身如果有各种传感器,它可以捕捉到手臂的运动,然后就可以作为操作一些游戏的设备,比如电视上的各种球类游戏,只需轻轻一抖手就可以了。
最后,未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显然不会仅限于眼镜和手环,而是所有人体穿戴的产品都将是智能的,甚至未来的内衣也会是智能的。
试想,未来,背心可以实时监测你的心率,闹钟会随着你所有的衣服一起振动(哈哈哈),当你打电话时,你的腰带会直接投射出对方的全息图像。
这就是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到来。
最后总结一下小米手环2的优缺点。
小米手环2优缺点总结 优点 1.运动记录、心率、睡眠监测、闹钟、来电短信提醒等基本功能都不错; 2.电池寿命长,无需担心充电; 3、防水功能好,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经常摘下来; 4、APP功能全面,交互性好。
缺点1、手链的珠子太大,戴在手臂较细的时候看起来不美观。
2、容易误触,经常在不明情况下亮起。
3、充电需要把米粒去掉,不太方便。
4. 显示屏不能常亮。
抬起看时间时会有一两秒的延迟,等待屏幕亮起。
时间是愚蠢的; 5、来电、短信等手环通知不显示号码,手机通知不显示具体APP。
6.关闭闹钟的方式有点奇怪。
官方的说法是通过触摸按钮很容易实现关闭和延迟,但有时触摸会被捕获按钮。
虽然小米手环二代的价格是一代的近两倍,但也带来了屏幕和心率功能。
无论从产品、功能、体验、生态等各方面来看,小米手环2无疑是这个价位中最好的。
当然,想要买到产品,还是要靠速度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