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分析!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

时间:2024-05-22 18:48:29 科技赋能

今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市场持续增长,增速逐渐下降。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成熟并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

随着2019年各种新产品的发布和概念的普及,2019年市场将延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从今年开始,市场规模增速将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VR成为市场新亮点,迎来资本利好。

虚拟现实是今年可穿戴设备市场最值得关注的亮点。

2020年索尼PS VR、Oculus Rift、HTC Vive等国外产品纷纷上市,灵境VR、暴风惊境、3Glasses、大鹏等国内VR产品相继推出,部分产品反响良好从市场上。

当然,VR作为新产品,仍然存在显卡分辨率不足、头晕、缺乏硬件支持、内容匮乏等性能问题。

语音交互方式日趋成熟,有望大规模应用。

对于用户来说,可穿戴时代的一大期望就是不再需要像PC时代那样向前倾身,或者像手机时代那样低着头。

解放双手,使用语音、姿势、手势、眼球等交互方式,是可穿戴设备未来交互变革的方向。

目前,基于语音识别的语音交互已经具备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并开始在可穿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姿势和手势识别需要传感器的帮助。

手势交互首先应用于游戏领域,未来将逐步进入人工智能、培训教育、仿真技术等领域。

  市场定位垂直深耕,产品、应用、服务差异化明显。

与其他行业相比,可穿戴行业细分趋势更加明显。

针对细分市场的可穿戴产品相对可操作性更强,功能更少但更精准。

制造商必须在研发、资源配置和后期营销方面进行投入。

从其他角度来看,效率会更高,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2016年国产儿童智能手表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未来,可穿戴行业市场将更加细分,呈现垂直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细分市场的差异化之外,服务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大数据提供平台支撑,数据挖掘提高产品粘性。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有些“无用”,因为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只是收集用户信息的窗口,但用户不仅需要了解这些信息,还需要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

这需要借助统一的数据接口和大数据来实现。

未来可穿戴设备的核心价值在于大数据。

用户粘性的提升依赖于大数据的延伸和挖掘。

大数据平台可以结合用户行为偏好,为用户提供自动匹配和提醒服务。

可穿戴设备正在推动物联网并瞄准控制中心。

可穿戴设备将通过与人体建立唯一的识别关系,成为人与物联网交互和控制的载体,帮助实现人与整个智能设备的有效无缝连接,构建一个庞大的物联网。

未来,可穿戴设备作为连接人与物的智能钥匙,将为物联网做出更多贡献。

例如,智能手环可以测量汗液并用于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数据点。

未来,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物联网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