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种类繁多,无一不是与传感技术密切相关。
回顾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经历了计算机时代、通信时代,目前正在进入“感知时代”。
传感技术日新月异,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
1 可穿戴智能设备中的传感器介绍 1.1 运动传感器 运动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和磁力计。
主要应用于手环等设备,其总体主要功能是完成智能设备中的运动监测、导航和人机交互。
通过运动传感器随时随地记录和分析人体活动,用户可以了解自己的跑步步数、骑行距离、睡眠时间和能量消耗。
1.2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包括血糖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心电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脑电波传感器、肌电传感器等。
主要应用于医疗电子设备,如康康血压计等,利用传感器采集的人体信号。
生物传感器并进行信号处理,完成健康预警和状态监测功能。
借助这些医疗智能设备,医生可以改善诊断,家属可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1.3环境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pH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可应用于PM2.5便携式检测仪、AirWaves口罩、便携式个人综合环境监测终端等设备,并通过测试环境数据完成环境监测、天气预报和健康提醒。
事实上,我们经常处于对健康有害的环境中,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极端气候、电磁辐射等。
更可怕的是,我们常常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而不自知,并且而不采取任何措施。
有效的防御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因此环境传感器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1.4 替代传感器 替代传感器主要指电子皮肤、智能隐形眼镜和pH胶囊。
电子皮肤将传感器嵌入厚度小于人类头发直径的薄膜中,然后将其放置在聚酯垫中。
它主要监测患者的心率、体温、肌肉活动、脑电波等生命特征,还可以释放热量帮助伤口愈合。
2 动物可穿戴智能设备 通过给动物佩戴智能设备,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意图,使人更方便地与动物沟通,更方便地完成对动物的管理。
狗狗计步器可以监测狗狗的运动量,进行健康管理。
如果步数多,说明狗狗的健康状况良好。
否则,可能表明狗狗生病了,要及时就医。
家禽流感监测仪集成了加速度计、热敏电阻和无线传输模块。
目前,该设备还处于推广阶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设备将会在家禽养殖场随处可见。
3健康领域可穿戴智能设备需求分析健康与基因、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基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遗传因素;但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监测并提醒用户避开有害环境或在有害环境中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改善人类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可穿戴设备在中国健康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需求:(1)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中国健康医疗领域对可穿戴设备巨大需求的基础。
(2)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慢性病低龄化,需求旺盛。
(3)中国人口基数大,看病难。
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减少就诊次数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4)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保型可穿戴智能设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现实意义。
4 市场概况与展望 国际知名研究机构Visiongain指出,未来五年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将像近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发展一样,带动相关领域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科技公司。
收入前景也非常乐观。
除了谷歌、苹果、三星之外,宏碁、英特尔、微软、LG都曾在这一领域进行过尝试。
到2020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年销量将从1万台增至1万台。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市场已接近临界点。
新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满足了用户的“便携”需求,很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电子终端产品。
5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可穿戴设备要想进入快速发展通道,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电池小型化技术亟待升级。
信息交互的过程是耗能的,设备必须充电一次。
、工作时间足够长; (2)应用服务必须创新、实用、体验良好; (3)必须满足用户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期望,功能应用必须与用户的常规需求高度一致。
。
6 结束语 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五个主要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电源、无线通信、传感器和执行器。
其中,传感器是五个模块中的创新元素,是人与物沟通的“核心”,开启“感知时代”的大门。
得益于传感器的进化,有利于实现更精准的数据监测,让监测设备更易用。
未来,只要传感器技术不断创新,相信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容量将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