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央视曝光儿童智能手表后,儿童智能手表辐射水平的话题长期成为舆论焦点。
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引起大众关注的智能穿戴产品的大讨论。
这一事件至少反映出三个问题:一是智能手表市场,或者说儿童智能手表,是一个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市场;第二,儿童智能手表大众心中对手表还存在质疑和争议;三是新兴产业规范标准滞后于产业发展,相关监管部门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
事实上,智能手表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受到争议和讨论。
尽管不同机构给出了不同的预测,但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每年增长3%,位居年度第三位。
每季度市场规模达到10,000台。
总体来看,整体市场出货量一直在上升。
尤其是今年,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可以说是整个智能手表市场的新蓝海。
从出货量、品牌数量、市场增速等维度来看,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我们从京东、天猫、百度的相关数据就能证明这个市场的“火爆”。
京东数据显示,如果在京东输入“儿童智能手表”,根据2019年11月13日的搜索结果,有12000个相关商品。
根据天猫数据,在天猫输入“儿童智能手表”。
根据2019年11月13日的搜索结果,有相关产品。
百度数据显示,如果在百度输入“儿童智能手表”,根据2019年11月13日的搜索结果,相关信息多达1万条。
以上三项数据足以说明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火爆程度。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火爆”的市场出现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有关,儿童智能手表才进入了央视的视线,并对这个市场进行了调研。
专门讨论。
很多人质疑央视选取辐射值的视角。
我也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事件。
在我看来,我们更应该“感谢”央视,因为这只是在行业标准缺失的情况下。
我们选择了一个有争议的点,即辐射问题来曝光,但没有深入到目前大多数儿童智能手表的核心问题,即安全功能。
儿童智能手表爆发的导火索。
我国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发展迅速,在全球遥遥领先,成为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这里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监管体系下儿童拐卖率居高不下所造成的社会恐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宏观经济数据,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万;而据澳大利亚新闻网2020年12月27日报道,我国每年约有7万名儿童因非法收养、强迫劳动等原因被拐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儿童拐卖市场。
相比之下,美国每年只有约 10,000 名儿童被拐卖。
美国国务院在年度相关报告中表示,中国“尚未完全遵守根除人口贩运的最低标准”。
这意味着我们的儿童拐卖率高达二分之一。
在百度上输入“拐卖儿童”搜索相关信息高达一万条。
由于如此高的拐卖率以及“拐卖儿童”信息的频繁出现,家长们已经产生了潜在的恐慌心理。
大部分儿童智能手表开发商抓住了家长的心态,推出了以“安全、防拐”为主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形成。
从天猫平台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市场的火爆。
截至2019年11月13日的数据,在天猫输入“儿童智能手表”,按销量排序,提取前10名产品进行统计。
销量高达9万件。
如果按照前10名占总销量的30%来计算,儿童智能手表的月总销量高达31万×12个月=42万块。
如果以新生儿出生数来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宏观经济数据,当年出生人口数为1万人,意味着每4.45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购买了一套婴儿床。
儿童智能手表。
。
如何选择儿童智能手表 显然,以上数据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儿童智能手表正在成为家长重点关注的儿童产品之一。
但儿童智能手表市场鱼龙混杂,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
从上述部分产品可以看出,大部分产品的核心功能仍然围绕“定位、通讯、防丢”构建,包括华为、唐猫、阿巴丁、小菜天才、咪咪兔等品牌。
在“拐卖”氛围下,功能也是家长购买的关键驱动力。
那么面对众多的产品和品牌,家长应该如何选择一款相对靠谱的儿童智能手表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技术水平。
无论是儿童智能手表还是其他智能产品,技术显然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因素。
目前整个智能穿戴行业的产业链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在营销过程中难免出现理想大于现实的情况。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选择儿童智能手表时,需要在技术层面关注三点:定位、通讯、续航。
1、定位:目前通常无非是基于GPS、基站、WiFi等的定位,或者是叠加的混合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定位方式,在北斗定位和室内定位技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这些定位技术都只是相对的参考价值。
家长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安全定位”观念。
具有相对参考价值的定位。
2、通讯:目前大多数儿童智能手表都内置了特定的家庭呼叫号码和特定的紧急通讯功能。
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功能并不是核心功能,而是常规功能。
但对于常规功能来说,消费者需要关注的并不是通讯功能,而是通讯的信号稳定性,以及通讯的语音质量等因素。
关键时刻不要让信号“掉线”。
3.电池寿命:毫无疑问,电池寿命越长越好。
但电池寿命一方面与产品电池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与产品的使用功能有关。
产品内置的程序和功能越多,例如开启定位技术,使用越频繁,意味着电池消耗越大。
因此,在目前续航技术有限的情况下,除了尽可能选择续航“强”的产品外,另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就是充电的便捷性,这是目前弥补电池不足的唯一途径生活。
2.安全级别。
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安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无论是针对成人市场的产品,还是针对儿童市场的产品,尤其是目前注重“安全”概念的儿童智能手表产品,其安全性值得家长更多关注。
安全方面,我认为主要关注的也是三点:数据、辐射、防水。
1、数据:儿童智能手表之所以能够追踪定位,无非是通过佩戴在身上的儿童智能手表将生活轨迹数字化,并将结果以直观轨迹的形式反馈呈现给相关方。
这时,数据安全就成为产品安全的核心。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儿童智能手表提供的云数据平台不具备数据安全能力。
一旦数据泄露,不法分子就更容易进行相关犯罪活动,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一点。
2、辐射:央视因曝光辐射问题而受到批评。
虽然目前有一些企业利用通信产品的国家标准来比较和宣传自身辐射的安全性,但在我看来这还不够。
至少对于儿童长时间佩戴的电子产品,比如儿童智能手表,其辐射要求显然不能参考目前大类的通讯产品,而应该参考比目前通讯产品更高的标准。
正如成人药品和食品与儿童药品和食品的标准不同一样,家长在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时一定要注意辐射问题。
3、防水:儿童的佩戴和使用环境比成人复杂,因此防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儿童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级一旦达不到相应要求,佩戴一段时间后,产品的性能就会因进水而受到影响,或者因阴雨天气导致产品出现故障,引发“意外”。
容易发生。
,这将是一件坏事。
3、审美水平。
无论什么样的产品,美观都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尤其是儿童产品,产品的美感会影响儿童对产品美感的培养和建立。
因此,在我看来,家长在选择儿童智能手表时,在美观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造型、材质、交互。
1、造型:产品的外观,包括产品的色彩是否纯净宜人,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愉悦。
一款具有时尚感和文化感的产品外观无疑对培养孩子对产品的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儿童智能手表时,优雅简约的智能儿童手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一些个性化、卡通化的特殊造型,应根据家长和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喜好来决定。
2、材质:由于儿童的皮肤比成人更加敏感,所以在选择购买儿童智能手表等长期与儿童皮肤接触的产品时,一定要确认产品的零部件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与人体接触的均为儿童级。
材料。
尽量选择由原材料直接形成的产品,而不是经过某些化学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
一旦购买的产品材质出现问题,势必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皮肤病,这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一种伤害。
3、交互性:除了产品的外观之外,交互性也是影响儿童智能手表美观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产品的佩戴、使用交互,还是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界面交互,人性化、便捷性等设计理念都会在孩子的心理中种下“种子”,影响他们未来对产品设计的理解。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选择儿童智能手表时,尽量选择一些界面简洁大方、适合孩子的产品交互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审美观。
在这样一个不安定的社会,家长们想要的就是选择一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孩子安全问题的产品。
虽然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各种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给家长一些参考信息。
只要他们能尽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是可以帮助家长解决一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