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微软HoloLens演示视频后都感到震惊。
他们觉得这项技术确实把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变成了现实。
但此时更关键的不是这项技术有多酷而是它是否会成为一种常用的技术。
如果它很快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技术,那么微软很可能会重回潮流并再次成为主导者;如果这不是,那么也许这只是一项看起来很酷的技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一下UI(User Interface)的发展历史。
UI简单发展史现在的计算机(包括PC、手机、PAD)一般被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它们的基本结构可分为运算单元、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部分。
这句话说起来比较标准,但是很难理解。
比较通俗的表述是CPU(计算器、控制电源)、内存、硬盘(存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
这些部件共同构成了计算机。
如果我们不是从技术的角度而是从商业和用户的角度来看待计算机的发展,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真正决定计算机发展的是输入输出设备,而不是其他几个看似更关键的东西(比如CPU)。
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发展。
不管史前时代是否使用纸带与计算机进行交互,UI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主要通过输入文字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这时,用户就必须记住很多常用的命令,比如当前目录的显示命令、指定内容的排序命令等。
这种方法仍然是当今服务器操作系统上的主流方法。
大概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高手的象征。
在很多电影中,都会有一个奇怪的家伙一边敲键盘一边侵入各种系统。
这一阶段主要的交互工具是键盘。
第二阶段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微软崛起的关键其实是Windows95,它是一款专注于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
每当提到图形用户界面,人们总是更容易想到微软和苹果,但实际上图形用户界面的发明者是施乐研究中心,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将其产业化。
乔布斯是第一个看到这个东西后意识到GUI的价值的,但是比尔·盖茨来得晚。
在这一年之前,微软和Windows是技术潮流的中心,依靠GUI的成功。
这一阶段主要的交互工具是鼠标。
第三阶段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触摸屏。
标志性事件应该是2019年iPhone的发布,此时主要的交互工具变成了人们的手指。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第一,人机交互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就会成为霸主重新排名的机会。
其次,进化的基本方向是让人们更加自由,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获取信息,让人们所依赖的东西变得越来越简单。
此时,很多人喜欢用易用性这个词,但实际上并不好,因为易用性是看产品的角度。
其实,更关键的可能是人的视角。
这里的第二点非常关键。
这是我们判断HoloLens能否成为一项无处不在的技术的关键标杆。
HoloLens会成为主流人机交互方式吗?我们总是可以用两种视角来评价一项新技术:一种视角是盯着技术本身,将技术与技术进行比较;另一种视角是关注技术本身,将技术与技术进行比较。
另一种角度是回到我们自己,问自己我们需要什么?后一种观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哲学问题。
本文尝试用第二个视角来审视HoloLens技术。
前面提到过,毫无疑问,人们总是会期待更多的自由,但在实现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来实现人们所期待的自由:一种方式是Matrix风格,而此时因为本体成为精神的束缚,人们抛弃身体,人的精神通过巨大的虚拟空间得到解放,建立了一个纯粹的数字化精神世界。
这个时候,人们无疑是自由的。
一条路是超人之路,人的身体和精神能够协调发展,五种感官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科技强化人体器官,服务人的灵魂,人们能够更加自由、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前者的方向并不理想,正如一部名为《代理机器人》的电影所揭示的那样,虚假的美丽再美丽,它仍然是谎言,人们最终会找到回归真相的方法。
因此,VR(虚拟现实)等技术很可能已经过时。
在小范围内(游戏、设计等)发挥作用是有用的,但很难成为通用技术。
如果HoloLens只是VR,那么我更愿意判断它毫无用处。
但这一次 HoloLens 有所不同。
按照一般分类,它是一种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数字内容与现实更好结合的技术。
这基本上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方向。
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技术,有潜力成为一项无处不在的技术。
如果方向没有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进度问题。
这个东西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呢?这也可以根据上面的逻辑来判断。
人们总是期待更多的解放和自由,所以键盘比鼠标有优势,触摸屏比鼠标有优势。
再者,如果你能戴上手表(或戒指),就可以全息投影出要操作的界面,可以直接在上面或者通过声音进行各种操作,还可以拨打电话。
与现在的手机和PAD相比,在人机交互方面的优势将非常明显,可能是新一代产品。
但从各种介绍来看,HoloLens距离这个目标还太远。
这意味着,虽然HoloLens前景光明,可能是下一代浪潮的核心,但它不应该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
我们很难估计下一代产品的具体形态,但在便携性上超越手机、在操作上超越触摸屏应该是刚需。
人们对自由的需求不会因为产品而逆转。
目前,HoloLens 还不是这样的技术。
更重要的应用可能仍然仅限于游戏、CAD等领域,并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改变现有市场格局的技术。
从Windows 95到iPhone的出现,时间跨度为13年。
如果我们暂时认为技术更替仍然是线性的,那么未来五年内很可能不会出现任何新的颠覆性人机交互方式,更有可能就像几年前一样。
就像PC一样,CPU变得更快、硬盘变得更大、屏幕分辨率变得更高等等。
再过五年,可能会有一项颠覆性的新技术打破这种不断改进的局面,但它是HoloLens的可能性极低。
结论我怀疑微软知道这短期内不会成为大规模流行的无处不在的技术,所以才高调宣布。
过去,是乔布斯从施乐实验室看到了GUI技术,并与比尔·盖茨分享了自己对这项技术的体验,这也是后来有那么多故事的原因。
因此,如果这是一项将立即颠覆市场格局并重新创建一家价值 4000 亿美元的公司的技术,那么按理说微软应该像苹果对 iPhone 那样隐藏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宣布它。
这只会为自己服务。
未来培养强大的竞争对手,不符合基本的商业逻辑。
当然,这只是猜测,无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