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国内外巨头纷纷投入VR产业爆发即将爆发

时间:2024-05-22 15:00:15 科技赋能

“促进消费升级”“加快新型制造业发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 《五年规划》确定了我国经济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

随后,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敏锐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开始关注,纷纷大力投资符合国家发展前景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文化娱乐、医疗健康、共享经济等产业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投资风口。

为了反映这些最新的投资趋势,《投资周刊》将于本周起推出一系列《关注投资新风口》报道,紧随资本投资脉络,揭示最新产业投资动态,把握最新产业发展前景、机遇与风险商业模式。

今年早些时候的CES(消费电子展)上,VR头盔大受欢迎。

人们开始意识到,沉浸式VR体验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随着Facebook、谷歌、三星、阿里巴巴等国内外巨头相继宣布加大对VR的投资,业界将今年称为“VR年”。

无论行业是否变革,资本都是先知。

据高盛预测,今年VR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美元。

在国内,数据显示,仅3月份就有14家VR公司获得融资,其中12家融资金额超过1000万元。

4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报告称,虚拟现实正处于产业爆发前夜,即将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窗口期。

未来六个月到一年,虚拟现实消费市场将迅速爆发。

多位VR行业人士和投资者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R行业将迎来几何爆发式增长,资本布局将从硬件市场延伸至内容技术。

VR产业链及周边领域也将参与这一轮技术革命。

欢迎好消息。

  行业发展:百亿市场正处于“萌芽阶段”。

据高盛近期发布的《VR与AR:解读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数据显示,近两年来,VR/AR领域共进行了风险投资交易,投资总额达35亿美元。

据国内第三方咨询机构艾媒咨询预测,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年度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将达到56.6亿元,全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亿元。

德勤在《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预测》中指出,2020年将是VR产业化元年。

拥有百亿市场规模的VR无疑成为资本角逐的最热门热点。

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涉及VR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有近60家。

和君资本的VR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上市公司90%的投资案例发生在下半年至年初,主要涉及参股。

和君资本VR产业基金高级投资经理舒曼告诉记者,目前涉足VR领域的上市公司涉足不同业务领域,包括硬件制造、技术支持、内容开发、行业应用等。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通过投资进入市场。

“大多数VC机构投资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这表明VR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认为,百亿级VR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不成熟、热门内容缺乏、行业人才短缺等成为制约VR行业发展的瓶颈。

VR从萌芽走向成熟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企业布局:国内外巨头纷纷投入VR领域。

作为全球首家布局VR领域的科技公司,Facebook于2018年以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公司Oculus VR。

今年2月,Facebook宣布成立社交VR部门。

VR热潮被引爆后,谷歌、微软、索尼、三星等公司也纷纷进入VR棋盘。

暴风科技、乐视网、小米等国内企业也相继推出了VR产品。

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曾表示,“VR行业的拐点已经到来,2018年全球VR设备销量数万台,预计2018年将达到1万台” ”。

硬件的飞速发展,让好的内容成为稀缺资源。

国内巨头已经开始涉足VR这个蓝海市场,从硬件市场入手,延伸至内容技术。

3月17日,阿里巴巴首次披露VR计划,涵盖研发、内容平台、投资、硬件四个部分。

还推出了新的购物方式“Buy+”。

同时,腾讯VR开发者计划提供了完善的业务共享模式。

未来将引入腾讯社交网络等资源,为VR创业者举办丰富多彩的开发者活动和VR内容孵化器支持。

4月15日,华为宣布与暴风魔景建立VR内容软件合作伙伴关系。

VR行业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已基本齐聚,“互联网+”时代已逐渐让位于“VR+”时代。

对于巨头企业的进入,不少行业投资者也有同样的看法。

他们认为,整个“大VR”领域形成垄断巨头的可能性极小,但在垂直细分领域出现巨头是有可能的,而定位准确的中小型初创公司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VR+”时代。

和君资本舒曼表示,“巨头的进入会加剧竞争,但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垄断。

”   投资机会 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及周边地区投资。

VR技术浪潮带动行业市值上涨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机会。

中投顾问指出,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设备、内容、渠道、平台、应用等各个方面都会出现投资机会。

据统计,目前与VR产品相关的A股公司数量已达到至少61家。

兴业证券分析师林杨表示,随着虚拟现实快速发展时代的到来,硬件产品和内容的投入将加大预计行业增速将达到30%左右。

我们看好上游硬件设备领域,因为上游硬件设备是一个发展快、投资热、回报高的行业。

上游硬件的发展将率先开拓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客户群,形成有吸引力的市场和投资增长点。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VR产业链下游产业及周边领域也是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

张毅认为,除了关注A股市场的VR应用企业外,还可以关注周边的投资机会,包括光学硬件等VR领域的硬件、生产配套领域、VR的教育市场等。

专业人士和周边产品。

在行业应用方面,高盛报告指出,VR/AR将颠覆当前的一些市场。

该技术可应用于视频游戏、赛事直播、视频娱乐、医疗保健、房地产、零售、教育、工程和军事九大领域。

专家观点  行业标准不统一,行业应用有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华义:“一些厂家在炒作概念,会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低价竞争下,一些厂商即使有明显缺陷也抢着发布产品,还有一些厂商在炒作VR概念。

目前国内VR在软硬件方面尚未建立统一标准。

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各类虚拟现实设备尚未普及,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应用。

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通过设备标准要求消除市场上概念混乱和低质产品,促进产品合理竞争。

九数数码CEO梁英红:“VR消费类应用有望在娱乐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消费类应用最容易出现的领域是娱乐领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体验型如VR体验馆,二是观看型如VR电影,三是沉浸式如VR体验馆。

VR游戏。

此外,汽车、房地产、医疗、教育等领域也将紧随其后,迎来爆发。

易观智库入口终端研究中心分析师佘双林:“缺乏对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无论是硬件、内容,甚至消费者认知,当前VR行业都存在很多问题。

硬件方面,用户体验较差,很多产品会让人头晕,而用户体验较好的产品则价格较高。

内容方面,缺乏对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盈利模式仍不明确。

更重要的是,内容还没有形成开发标准,内容与硬件的适配存在问题。

从用户角度来看,消费者数量较少,且大多处于试用VR产品,尚未养成付费习惯,不利于行业后期盈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