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 Fitbit-三星-苹果加速抢占市场 小米冷静应对

时间:2024-05-22 14:22:11 科技赋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讯 2020年可穿戴市场持续升温,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10.3%今年第二季度。

至一万。

作为可穿戴领域的主要推动力,苹果、Fitbit、小米、三星等品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近期,他们都陆续发布了新产品的消息。

在 IFA 柏林消费电子展上,Fitbit 发布了首款真正的智能手表 Ionic。

新推出的Fitbit Lonic手表采用了比较方正的设计,看起来硬朗。

同时屏幕采用曲面玻璃,尺寸为1.42英寸,分辨率为即使在室外阳光强烈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看到显示内容。

颜色选择包括银灰色、焦橙色和烟灰色。

Fitbit一直专注于健康运动智能硬件的研发,此次Fitbit lonic手表也具备了这一功能。

除了计步、心率检测等基本功能外,还增加了动态运动和游泳追踪功能,可以在佩戴者运动时以语音提示和动画的形式进行指导,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非常有用他们自己。

同时,Fitbit Lonic手表背面配备了三个传感器,其中一个可以检测佩戴者的血氧水平,可以实时提供更好的运动数据显示和运动建议。

续航方面,Fitbit 官方宣称 Fitbit Ionic 可以使用四天以上,在开启 GPS 定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10 小时。

这比同类产品每天可以充电一次要好得多。

作为(前)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领头羊,Fitbit今年的日子可以说是艰难的。

在不久前IDC公布的Q2智能穿戴排行榜中,小米手环力压Fitbit和苹果,继续稳居同品类产品全球第一。

尽管Fitbit在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方面排名第二,但在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却排名第二。

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其销量大幅下滑,目前正面临小米和苹果的双重攻击。

此次Fitbit全力推出这款旗舰智能手表,不仅是为了抢在苹果之前抢占市场份额,也是为了与米家展开竞争。

这款手表的功能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高端智能手表一样。

从个人主观审美角度来看,如果去掉正面若隐若现的品牌标志,它比Apple Watch略胜一筹,而且以美元计算的价格也比Apple Watch高。

基本款比高端款稍微贵一点,便宜很多。

此次Fitbit能否击败苹果和小米,还得等到今年10月Ionic正式推出后才能让市场验证。

除了Fitbit之外,三星也抢在苹果新一代Apple Watch之前发布新款可穿戴设备,以抢占市场。

在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上,三星推出了三款智能可穿戴新品,分别是Geat Fit2 Pro智能手环、Gear Sport智能手表和Gear IconX无线耳机。

据悉,Gear Sport拥有1.2英寸圆形触摸屏。

旋转表圈可用于循环选择。

主题颜色为蓝色和黑色。

Gear Fit 2 具有矩形表面和较窄的表带。

这两款可穿戴设备均可承受 50 米深的水压而不进水,并且可以在游泳时佩戴。

它们都运行三星自家操作系统Tizen,支持标准WiFi连接和WiFi Direct功能,在跟踪功能方面也相当抢眼。

三星还与 Spotify 达成协议,允许人们将歌曲下载到 Gear Sport 或 Gear Fit 2,以便轻松离线收听。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不需要手机的情况下跑步和听音乐。

该功能已经在 Spotify 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版本上提供,但这是首次在可穿戴设备上提供。

IconX 是连接到设备的小型耳塞,是苹果 AirPods 的竞争对手。

IconX的一个关键功能是能够触摸耳机来执行任务,例如激活三星的智能人工智能助手Bixby。

Bixby 今年早些时候与三星 Galaxy S8 旗舰智能手机一起发布。

上述三款设备的推出,标志着三星在健康健身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星使用 S Health 应用程序作为监测健康状况的中心枢纽,并结合该应用程序推出了一系列可穿戴设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三星仍将面临Fitbit、小米和苹果等可穿戴市场的领先厂商,仍处于落后地位。

ID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排名前五的公司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均超过1万台。

不过,三星似乎表现不佳,没有进入前五名。

三星三款可穿戴设备新品中,两款手环分别是例行升级和补充产品线,而真无线耳机则是新市场的探路者。

我们仍需等待,看看市场表现如何。

与手机一统天下的情况不同,苹果并没有成为可穿戴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尽管Apple Watch第三财季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但仍稳居Q2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排行榜。

只能屈居第三名。

据最新消息称,Apple Watch 3预计将于今年9月推出。

据 Supply Chain 称,Apple Watch 3 将是一款可以直接连接蜂窝网络的智能手表,此举旨在减少该设备对 iPhone 的依赖。

而且这款新的 Apple Watch 将具备 LTE 功能,类似于手机上的数据连接功能,这将允许手表访问数据、发送和接收短信以及拨打电话。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第一代Apple Watch主打时尚定位和第二代Apple Watch主打运动定位后,苹果可穿戴团队为第三代锚定了新的定位——独立于Apple Watch的独立智能终端设备。

iPhone。

从产品定位来看,苹果、三星、Fitbit 非常相似,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与之前的相比,小米手环3显得格外沉稳。

小米手环3可能要到明年才会向消费者发布。

一是因为小米手环有自己的产品迭代规则,二是小米产品独特的竞争力,即其产品因为性价比高而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同时,其产品定位也与前两者不同。

小米手环主打民用层面的消费者需求,因此新品的推出有自己的节奏和考量。

IDC数据显示,小米手环前两季度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超过苹果和Fitbit,在同品类智能穿戴产品中位居全球第一。

其在可穿戴市场的实力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米手环3在功能升级和性价比方面要面临的权衡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的。

因此,其推迟的原因可能是其不断积蓄力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完美体验的新一代产品。

此外,小米手环的制造商华米科技也是小米的生态链企业。

在小米手环3之前,还推出了Amazfit系列运动手表和小米手表青春版,这两款产品性价比极高,并且拥有令人满意的超功能功能。

超长续航的优势也备受关注。

但无论怎样,苹果、三星、Fitbit、小米都是推动可穿戴设备进步的主要力量。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品牌开始在这一领域拓展。

比如时尚奢侈品牌LV就忍不住想分一杯羹。

总之,这些主要厂商的表现都意味着可穿戴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2016年,可穿戴领域确实不太平静。

无论是Jawbone的破产,还是英特尔解散智能穿戴设备部门,它们最终失败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即产品定位不明确、市场把握不准确。

只能说,适者生存。

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市场规律、以产品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厂家才能奋勇拼搏。

显然,苹果、三星、Fitbit都定位于高端,这也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激烈竞争,而小米则在中低端市场稳步前进。

然而,无论定位高端还是民用,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赢得市场份额,只有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实用功能,才能满足市场的期望。

小米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这也是它在这一领域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

也为后续的小米智能穿戴设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三星和苹果也在利用自身优势在高端可穿戴市场积极竞争。

他们也希望Fitbit能够尽快重整旗鼓,找到出路,推动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