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北斗系统将逐步完善和完善,北斗终端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未来,随着位置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技术的融合,北斗卫星应用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大众消费预计将占据该领域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是一座等待开采的金矿。
如今,不同形态的智能穿戴设备已经从各个方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主要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手环、智能腰带、智能头盔和智能按键等。
幼儿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频率,需要时刻照顾的老人和宠物会远高于真正需要照顾的白领。
智能穿戴设备针对有迫切需求群体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类。
1。
定位用于外地老人、儿童、宠物迷失方向的情况;儿童安全和老年人监督;通过位置信息服务,您可以快速锁定或快速查询当前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及时或机制发送给相关人员。
2、健康管理记录监测婴幼儿睡眠质量、翻身动作、体温、心跳等健康指标;婴幼儿饿了就需要吃饭,尿了就需要换尿布,身体不适就需要就医;记录老年人的心率、呼吸等健康指标;监控老人实时位置,是否跌倒或身体不适;防止宠物营养过剩;记录宠物每天的运动量和健康值,并监测脉搏、运动状态等,以上监护人都能及时收到提醒并尽快处理。
3、信息交互与推送根据老人的活动范围,向老人推送所在位置范围内的生活信息(超市促销、娱乐及社区活动信息);帮助家长与孩子实时沟通,传递所需信息。
4、报警、呼救。
当老人、儿童、宠物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迷路、遇到麻烦时,可以紧急呼救或发出预警;如果出现宝宝从婴儿床里爬出来或者掉下来的意外情况,及时发送短信等,这种方法可以向监护人发出警报;煤气泄漏、盗窃、火灾等各种事故报警;并将这些位置信息共享给所需的第三方系统以进行应急响应。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
2018年,我国老年人口迎来首个增长高峰,人数大幅上升至4.18亿。
老年护理已成为世界各地的普遍问题,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目前,全球有数以万计的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其中超过四分之一在中国。
阿尔茨海默病最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出路,远离家乡就会迷路。
有些病人已经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此外,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决定了中国人对孩子的成长和安全投入最多。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监护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安全。
因此,与婴幼儿成长、护理相关的产品对于监护人来说是必需的。
对于喜爱宠物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他们都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对宠物的投资也不吝啬。
因此,老人、婴幼儿、宠物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巨大,消费者愿意也必须在这些领域投入更多资金。
据知名研究机构预测,未来2至3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亿美元至1亿美元。
有机构预计,五年内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将达到3亿台。
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将向集成化、舒适化、时尚化、实用化方向发展,终端设计将更加创新,如可植入体内的终端、薄如纸、韧如丝、可弯曲可折叠等。
小到50克名片大小的终端就可以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挂在宠物项圈上的小吊坠或铃铛等终端也就应运而生。
相应地,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处理器芯片市场也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1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美元。
目前,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已率先吹响号角,不少“洋和尚”也开始布局中国卫星导航大众应用市场。
我国不少上市公司也在积极进军北斗应用行业。
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将为半导体行业、应用开发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等带来新的商机。
同时,智能穿戴设备的产业链包括硬件、行业应用、社交平台、和运营服务。
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大数据、云计算和软件应用如采集用户行为数据、位置数据、实时数据以及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的增值服务等,都将分享卫星导航应用带来的红利。
智能穿戴将彻底颠覆传统思维模式,下一轮革命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