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被“忽视”,那么VR电影还有生命力吗?

时间:2024-05-22 13:45:36 科技赋能

在连续三年宣扬“今年是VR元年”之后,终于没人再提今年是VR元年了。

不少近两年在影院、商场部署的VR设备运营商因亏损而无法继续;国内资本对VR企业不再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VR硬件和内容初创企业纷纷倒闭。

虽然VR的热度已经退去,但对于坚持下来的内容公司来说,VR电影仍然是未来必然的方向。

目前中国的VR行业,VR电影如何定义、如何赚钱? VR电影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观众还有必要去电影院看VR电影吗?记者采访了一些VR内容行业的从业者,试图从他们的对话中还原VR内容业务的现状和前景。

内容创作者的尴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改变。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斥资20亿美元收购VR初创公司Oculus,引起了国内外资本对VR行业的关注。

也正是从那一年,“今年是VR元年”的说法在国内流行起来。

尽管推出了艾美奖获奖原创互动电影,Oculus Story Studio 还是于今年 5 月被 Facebook 宣布关闭。

当被问及关闭原因时,Oculus 内容副总裁 Jason Rubin 在博文中表示:“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决定将重点从内部内容创作转向支持更多外部创作。

”关停之后,国内VR产业日渐式微。

“从去年9月份开始,VR市场就跌到了冰点。

在这个行业近两年的发展中,很多资本都聚焦在如何在更容易变现的硬件上‘过市场’,而内容制作者太少,导致目前的现状是硬件公司虽然很多,但没有好的硬件,软件内容跟不上,支撑不了硬件的发展。

” “新鲜感一过去,泡沫就破灭了。

”一位去年底离开VR的业内人士L告诉记者。

行业整体热度下降,不仅导致了VR行业的消亡。

大量的硬件初创企业,但也正在经历内容创作者的艰难冬天。

“VR热潮消退,导致VR内容创作者开始大规模减少在消费者端的投入,并且大量减少。

”精力都花在了产品的生存上而不是打磨产品上。

虽然现在时势艰难,但未来的VR电影一定会颠覆现有的电影行业,成为独立的媒体存在。

”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庄吉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能够颠覆电影行业,如何生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在当前硬件设备价格高昂、优秀内容过于稀缺的情况下,VR硬件的用户数量和内容带来的流量都较小,内容生产者很难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现在没有办法让观众为线下观看付费。

去年我们制作了20多部短片供在线观看,希望可以用线上流量来付费,但实际上并没有。

很多平台都说支持VR短片,但是不会给你流量转化费。

我们的《全侦探》加起来在各个网络平台都有几千万的流量,但是能转化的广告费却是微乎其微的。

国内首部侦探VR短片《全侦探》。

出品人、威瑞影业CEO董元辉对此有些无奈。

在经历了在线流量变现的挫折后,威瑞影业仍在尝试其他变现渠道,比如邀请用户免费体验VR内容,然后制作实时VR体验视频供用户购买;或提供电影和网络剧的视频。

为VR内容制作宣传视频,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可以带来明显好处的方向。

维瑞影业单部VR短片的成本约为40万元。

对于成本较高的VR内容来说,如何看到盈利希望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米莉去年成立了平塔工作室。

虽然其工作室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时长只有9分钟,但耗时近半年,耗资近200万元。

在他看来,出售VR短片很难成为当前的商业模式,因为能够收回的成本很低。

Pinta也在寻找内容营销或厂商在VR电影中嵌入广告,但目前还没有具体合作。

Case,“如何变现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现阶段的重点。

全世界都在寻找VR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

”虽然变现还很遥远,但对于米粒来说,危机也可能是机遇。

退烧后的VR行业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精心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纵观3D等很多新生事物的发展历史,其实大多都经历过一段比较长的低谷期。

是在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的时候慢慢积累的,VR可能刚刚陷入这个阶段,但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比过去快很多,所以我觉得这个低谷不会特别长。

就像早期的手游作品一样,在硬件、发行、研发都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内容将是需求最强的一方,我们不能等到它成熟了才进入,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专注于制作自己的内容。

” “VR电影有必要在电影院上映吗?比VR内容未来的商业模式更模糊的是“VR电影”到底是什么。

如何讲故事、时长、内容形式、是否需要社交互动等都是VR内容创作者仍在探索的过程。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能花几十块钱在影院、商场体验VR电影的消费者来说,VR设备的厚重感、内容和画质粗糙、缺乏电影般的逻辑情节进展,或者太多简单的场景都无法带来给观众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在米粒看来,目前市场上没有人能够在一部VR电影中同时做到“故事好、技术过硬、观众接受度”这三点,而动画在技术上比真人更容易协调和处理。

电影。

这三个要素是他义无反顾地冲进VR动画的原因。

对于米粒来说,这个涉足创作的过程,也是定义“VR电影”的过程:“电影刚诞生的时候,只持续了十几分钟,如果有一天我们想把VR电影推上荧幕,我们问题是如何讲述一个大家都习惯在影院观看的复杂故事,但如何拍摄这样的故事,以及是否有必要去影院拍摄,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

技术的发展很可能会超越它,我们是想象的艺术家,没有人知道未来的标准是什么,所以大家目前都处于创建标准和制定规则的阶段。

”在平塔工作室,我们在努力讲好故事,董元勋的伟瑞影业正在思考如何提高VR电影的互动性。

今年4月,伟瑞影业的侦探片《全侦探2》在影院免费向观众开放。

北京国际电影节。

这部影片是用真人拍摄的,观众看完介绍片后,可以进入影片中的世界,帮助破案,两人可以在影片中互动。

影片内容与VR内容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足够的线索,他们仍然要依靠自己的推理来确定最终的凶手是谁。

存储在电脑前。

如果不同的观众能够参与VR电影并体验,他们会发现互动方面更加有趣。

未来VR电影需要进院线吗? ,你现在可能很难判断。

至少目前来看,如果好的VR作品能够走进影院,将有利于互动和交流。

”董远辉说。

上述即将离任的高管L也认为,对于VR内容来说,实际场地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刺激,比如风、水、气味、旋转等。

“大型商用设备在体验上肯定比家用设备更好” 、图像优化处理速度和能力,所以目前想要体验好的VR内容,还是需要去有设备的场地。

”但在庄继顺看来,VR电影内容是VR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的:“现阶段,在影院观看VR内容,结合震动、全景立体声等多种感官体验,和嗅觉,可以达到更强的沉浸感。

然而,VR电影短期内拥有大量的互动或社交属性是不现实的。

如果有精力,不妨多研究一下VR镜头语言和导演逻辑。

“如果有可操作性、有交互性,VR内容到底应该叫VR电影还是VR游戏?在董爱珩看来,未来VR内容被定义为电影还是游戏的界限将会逐渐模糊,而目前VR电影之所以被称为VR电影,是因为VR内容被定义为电影还是游戏。

”之所以叫“电影”,是因为目前VR内容是基于付费电影模式制作的,“国外其实没有VR电影的概念,如果在国内叫VR内容,大家就不会。

你需要贴上标签,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已经不再关心是以游戏还是电影的形式来实现了。

”从目前市面上的VR作品来看,区分是否是一款作品的边界。

内容是电影还是游戏已经变得模糊了。

著名游戏开发商小岛秀夫此前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提到,电影和游戏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互动性。

他认为,未来,电影和游戏的界限将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