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6年科技产品预览!智能穿戴

时间:2024-05-22 13:32:58 科技赋能

智能穿戴是近两年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Apple Watch、Moto 智能手表、Microsoft Band 和 Jawbone Up24 运动手环都在各自的可穿戴市场掀起了波澜。

但智能穿戴远不止于此。

可穿戴设备已经渗透到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领域,Oculus Rift和HTC Vive蓄势待发。

回顾CES展会上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说科技运动仍将是趋势,虚拟现实和医疗保健成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新方向。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发展逐渐稳定。

得益于传感器的运动分析和社交平台上的数据共享,运动再次成为年轻人的时尚。

虽然智能穿戴设备今年非常流行,但仍然缺乏一些具体的标准和规范。

许多科技公司正在关闭新产品,然后提供专门的应用程序。

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智能手表有明显的局限性。

计步、睡眠时间心率统计等基础功能比较单调。

当新鲜感过去后,许多智能设备就被留在角落里积满灰尘。

  那一年智能穿戴设备会朝什么方向发展?首先,以最常佩戴的智能手表为例,为了让手机更加便携和紧凑,内部元件也需要更高的集成度工艺,这对于多年来停滞不前的电池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坏消息。

比如Apple Watch的电池容量是mAh,而Moto的电池容量是mAh,低负载续航需要每天充电一次。

提高便携式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是今年的重点,而提高电池续航时间不仅依赖于电池技术的改进,还依赖于处理器的优化。

各大处理器厂商纷纷推出针对智能可穿戴平台的处理器。

联发科MT和三星Exynos等新处理器将出现在今年的新款可穿戴产品中,具有更好的优化和更低的功耗以及电池寿命。

明显改善。

此外,硬件之间缺乏连接也是当前可穿戴设备的一个缺点,但这一点已经被许多科技公司重视,例如苹果、耐克、小米和李宁,并进行了跨界合作。

只有通过定制模块将智能的概念引入到服装中,才能给用户一种隐形服装的感觉。

英特尔居里 然而,目前可穿戴设备的智能程度还远远不够。

各个芯片厂商都在推广自己的解决方案,通用性还比较有限。

两者定制化程度高,需要配合使用,不能单独与其他设备混合使用。

再加上定制成本较高,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今年即将广泛应用的英特尔居里芯片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可穿戴设备的春天。

Intel Curie内置低功耗蓝牙、陀螺仪和六轴传感器。

再加上体积小的优势,Intel Curie可以随意安装,小到纽扣带,大到滑板自行车。

只要安装Intel Curie芯片,就具备运动监测功能。

而且10美元的价格也相当便宜。

自由化的模块允许用户决定安装位置和用途。

这也是今年值得期待的产品。

此外,有些人不习惯佩戴手表,但却被智能穿戴设备的魅力所吸引,往往在购买智能手表后不久就将其放在一边。

有些是由于产品的尺寸,例如在键盘上打字和其他感觉尴尬的活动。

因此,使用的便利性也是可穿戴设备关注的重点,于是智能纹身或贴纸等形式的可穿戴设备就出现了。

智能贴纸 严格来说,智能纹身和贴纸从“形式”上来说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可穿戴的。

它们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化的产物,最快的应用是在医疗保健领域。

欧莱雅的My UV Patch和Echo H2等产品已经有了应用实例。

它们看起来像创可贴,可以随意粘贴在人体皮肤上。

内置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健康或周围环境进行判断和提示。

Biostamp生物标签纹身智能贴纸/纹身的出现,让智能穿戴更加便携。

但目前这类产品还不够成熟,作为一次性产品使用成本还是太高。

但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产品。

智能手表/腕带全年的发展方向是向轻量化、智能化、系统化方面靠拢,并逐步提高产品的续航能力。

但智能穿戴并不仅限于手环和手表。

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是最重要的。

头戴式头盔和眼镜也是焦点。

微软的黑科技HoloLens眼镜就属于AR范畴。

日前,超能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科普文章:超级课堂(26):时下流行的VR虚拟现实是什么?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我说VR虚拟现实是今年的诞生年,是因为全球很多科技公司都投入了VR设备和资源的建设,并且会在今年年中大量出现。

不过,代表AR(增强现实)设备的微软HoloLens眼镜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善,到2019年基本距离消费者遥不可及。

目前值得期待的VR设备包括Oculus Rift和PC端有HTC Vive,游戏机端有Sony PlayStation VR,移动设备端有Samsung Gear VR。

其中,PC和游戏机的图像质量更高,体验更好,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移动产品更便携、更便宜。

目前暴风墨镜、灵境小白等国产VR硬件属于第三类移动设备产品。

有了硬件的支持,VR体验还需要软件资源的填充才算完整。

国外YouTube视频网站和Google Maps地图软件都开设了VR专区,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全景体验。

在VR资源方面,国内厂商也积极响应,如资源丰富的迅雷、全景直播唱霸等,都准备丰富VR资源,等待VR设备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