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可穿戴产品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不久前,华米科技发布了Amazfit手环,联想推出了曲面电子墨水屏的Vibe Band VB10,一大批可穿戴新品在此前的IFA上亮相。
从手环到吊坠再到跑鞋,可穿戴产品打着时尚、跨界的名义变得不再那么“鸡肋”,整个可穿戴行业也充满了活力。
不过,笔者认为,横向发展是可穿戴设备快速普及的必由之路,但也足以让可穿戴设备厂商误入歧途。
同质化仍然是无解的。
几乎所有国产硬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前期展现出的市场前景,引发了无数创业者、巨头的涌入。
整个产业达到相当规模后,技术创新受到阻碍,硬件设计趋同。
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
很多从业者都意识到可穿戴同质化的问题,尤其是在外界形容智能硬件毫无用处的情况下,可穿戴时尚化、跨界、小众市场成为突破口。
作者还主张智能硬件应该以时尚为卖点,向利基市场发展。
但事实上,这些努力能解决同质化问题吗?我们先来谈谈可穿戴时尚。
Apple Watch真正将可穿戴设备带入了时尚领域,但对于大多数国产可穿戴产品来说,所谓的时尚元素仅仅停留在色彩和形态上。
老罗提??到的水粉色已经应用到了智能手环的表带上。
今年新发布的可穿戴产品在外观设计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ISUX发布的《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来看,61%的用户对可穿戴产品的需求是时尚、优雅的外观,但产品的实用性较低成为可穿戴用户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
对此,可穿戴跨界融合是一剂良药吗?一般来说,交叉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珠宝甚至奢侈品为主,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戒指等,未来可能还会有智能珠之类的产品。
二是从普通物品中借用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比如智能鞋、智能耳机、智能T恤等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可穿戴设备功能单一、无用的产品。
今天它仍然只用于体育和其他领域。
大多数针对小众市场的可穿戴产品都集中在儿童市场,但实际情况却远不尽如人意。
以儿童手表为例,市场上同类产品有百余种,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
然而日前,央视曝光了儿童定位手表辐射超标千倍的消息。
虽然受到各方质疑,但这也反映了儿童智能手表的现状。
利基市场的发力是否能够重振整个可穿戴市场,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无论是时尚、跨界还是小众市场,无非是可穿戴设备的横向发展。
做智能手环的早期创业者一半以上已经去世,这是既定的事实。
当时颇有名气的咕咚和奉的声音越来越弱。
更难说轮流出现在镜头前的众筹明星们做出了重大技术创新。
在这种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家分为两类。
前者靠价格和营销生存,这也是大多数厂家的现状。
后者依赖的是重磅产品,迄今为止在国内鲜有成功。
无论如何,糟糕的市场环境和巨头的挤压导致技术创新甚少,可穿戴同质化问题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解决。
横向发展是出路吗?国内可穿戴产业的起步离不开横向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受到资本青睐,甚至让手机厂商的所有人都感到危险的原因。
就像O2O一样,几乎所有传统服务都可以复制线上线下模式,几乎所有与生活相关的产品都可以加个芯片,成为“智能XX”。
由此看来,可穿戴行业的市场前景或许并不有限。
数万亿。
不可否认,横向发展模式确实推动了可穿戴设备的进步,至少在培养用户方面。
华米在推出新品牌时,再次提到了小米手环的千万销量。
被业界批评者抛弃的Apple Watch销量在今年第二季度也达到了1万部,仅次于Fitbit。
据IDC预计,今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将达到1万台,同比增长3%。
横向发展必不可少,这种模式还将持续下去。
智能手环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智能手环方案厂商。
也许我们在众筹平台上看到的不同手环实际上是基于相同的解决方案。
Apple Watch的发布直接让国内可穿戴行业从手环时代过渡到手表时代,解决方案依然是智能手表发展的原动力。
也许未来这个行业将会诞生一个新的联发科。
从最近发布的几款智能手表来看,配置大致相似。
这也是元件缺失的必然结果。
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开发解决方案的难度。
此外,Ticwear、Duwear、TOS等中国版智能手表系统已在国内推出,谷歌回归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国产可穿戴设备将再次向“手表”横向发展。
或许古老的怀表会以智能的名义重新出现,但它会对整个行业的进步产生多大的影响呢?孙悟空虽然能七十二变,但他毕竟只是一只猴子。
作者无意抵制横向发展。
可穿戴产品本身不应局限于一种形式。
然而,一些资金和人才相对雄厚的企业并没有试图解决可穿戴产品的服务问题,也没有改变供应链和行业现状。
相反,他们和很多初创公司一样,纷纷投机跨界可穿戴产品。
也许你创造了一个智能挂件和一个更便宜的智能手环,但你没能提高产品算法的准确性,也没有想过在不牺牲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的电池寿命。
即便销量几千万,也依然只是科技圈的小丑。
《圣经》中有一句话,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可穿戴行业也是如此。
它的未来不属于在横向领域施展才华的“胜利者”,而是属于在纵向发展上匍匐前进的创新者。
横向发展模式成就了国内可穿戴行业的现状,但很难承诺其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