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开关代理业务起家的华为意识到,自主研发是企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要想炼铁,就得勤奋。
”抱着做自己核心的决心,华为创始人和任正非开始疯狂招揽人才。
两年内,他们将自主研发的芯片推向市场。
凭借内置自研芯片的交换机,华为一步步进军交换机领域。
榜首。
2018年,距离华为最初决定自研芯片20年后,华为在手机芯片方面再次遭遇困境。
当时华为在通信领域已经发展得不错,但与此同时,手机业务也成为了华为三大业务板块之一。
华为决心押注手机市场,芯片是其中最难的部分。
任正非看到了当时消费电子芯片的大趋势和华为在手机芯片上的弱势,于是他建立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实验室”,并向海思敞开了大门,将自己近一半的研发费用投入到了华为的手机上。
电话芯片。
最后推出“麒麟”品牌,在芯片市场的地位飙升。
华为要想在手机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竞争力,其芯片必须有足够的差异化。
2016年,华为决定进行“跨越式升级”,跳过20nm,直接挑战当时最先进的16nm芯片。
最终,时隔两年,麒麟成为业界首款采用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的移动处理器。
它是华为手机芯片团队智慧的结晶,成为华为手机芯片成功的关键。
引领芯片行业半年的麒麟震惊国际市场,迎来了中国向国际手机市场发起强攻的时代。
回到任正非建立实验室时所说的话:“(手机芯片)必须站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中国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2、自研是科技公司的终极命题,任何行业都不例外。
尤其是现在我国科技日益强大,如何从根本上摆脱外部限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
汽车工业在全球已有20多年的历史,动力系统在其中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
在中国,由于制造业起步晚于欧美国家,客观上来说,中国的电力系统技术与前者还存在较大差距。
但进入21世纪后,汽车主机厂为了掌握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汽车动力系统,推动以动力系统为核心的整个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与芯片一样,动力系统被视为汽车的核心。
手机、汽车等产品只有拥有强大且足够差异化的核心引擎,才能在市场上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2008年,比亚迪进军汽车制造行业,开发出首款电动汽车。
但由于周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比亚迪放弃了这款车型的推出。
不过,这款车型让比亚迪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将手机电池领域以及之前销售车型的利润全部投入到了第一代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中。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比亚迪确立了“技术为本”的研发理念,走上了动力系统自主研发之路。
比亚迪作为车企的定位已经在人们的认知中定型,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及全产业链的布局也逐渐成为公司关注的焦点。
此后,比亚迪2018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坐稳了新能源“老大哥”的地位。
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文件,指出推动汽油机自主开发和产业化,提高热能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在此背景下,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废气排放低,可以实现节能环保,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长期目标。
”某研究机构提到。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纯电动汽车成为热门产品,另一方面燃油汽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混合动力技术确实已经低调了一段时间了。
但比亚迪仍在这条技术路线上继续研发。
事实上,汽车史上第一辆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就是比亚迪生产的。
此后,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经历了多次迭代,日趋成熟。
2019年广州车展上,比亚迪带来了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全新车型——秦PLUS,在以燃油车为主的汽车行业展现了实力。
如今,秦PLUS车型搭载了主打经济性的DM-i超级混动技术。
从实际数据来看,用户对汽车有了另一种“最佳能效比”选择。
3.如何理解能效比一词?也许你可以从这个模型中看出。
比亚迪最新的SnapCloud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1.5L高效发动机是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数据显示,SnapCloud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1.5L高效发动机以实测热效率43.04%荣获“能效之星”称号世界上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机。
数据显示,同价位车辆的热效率在30%~40%之间,很少能取得突破。
发动机热效率是指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当量与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的热含量的比值,用来评价发动机的经济性。
热效率比越大,发动机效率越高,直观上意味着车辆更省油。
从直接表现来看,确实如此。
比亚迪表示,这款发动机是以实现超低油耗为目标而开发的,其热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值。
与其他核心部件一起,为秦PLUS带来了全球最低的3.8L/km革命性油耗。
如果与1.5L排量燃油车相比,秦PLUS的油耗减少一半以上。
而且,数据显示,在满油、充满电的情况下,秦PLUS的续驶里程超过10000公里。
无论是与燃油车还是纯电动车相比,秦PLUS在能耗和续航方面都是领先者。
此外,由于内部安装的核心部件以及整个动力系统的优势,秦PLUS拥有无与伦比的驾驶感。
“快速、流畅、安静”是Qin PLUS带给消费者的体验。
具体来说,采用DM-i超级混合技术的秦PLUS在行驶时拥有远超燃油车的超强动力,操控如纯电动车般平稳安静,颠覆用户对传统家用轿车的期待。
驾驶意识。
华为手机逐渐走向销量领先地位,其成功与内部的麒麟芯片密切相关。
甚至可以说,由于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拥有巨大的优势,华为系列手机能够成为高端和性能的代名词,两者相得益彰。
在汽车行业,也离不开核心产品零部件的研发。
比亚迪深谙这个道理。
十几年的自研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这一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是比亚迪的阶段性成果。
这也是比亚迪在克服技术研发重重挫折后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回应。
凭借“全球最低:3.8L革命性油耗”和“极致驾驶体验”的强烈科技意识,秦PLUS或将成为未来轿车市场无可比拟的领跑者。
但更重要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达到了行业新高度。
或许,这为新能源逐步取代燃油汽车打开了大门。
本文最初由 GeekPark 发表。
转载请添加geekparker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