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微软小冰背后的人工智能创造不仅仅是闲聊

时间:2024-05-20 01:51:38 科技赋能

从过去的几场世界科技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大科技巨头都在布局人工智能,而且他们的努力方向各不相同,而且他们的产品形态也各不相同不同的。

说到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是最知名的一位。

从微博微信到电视综艺节目,小冰几乎无处不在,她健谈女孩的形象吸引了很多人与她聊天。

5月16日,微软召开媒体沟通会,分享和交流人工智能创作的一些最新进展。

AI行业算法过剩,数据短缺。

人工智能这几年发展很快,但能够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并不多。

微软认为,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算法过剩、数据不足的问题。

最缺少的是整个框架最重要的结构。

一个公司有很好的图像识别技术,他们会利用这个技术来尝试制作一个产品模型。

但由于缺乏一致的框架,这种单独的模型很容易退回到提供 SDK 和 API。

当他们想要真正形成从技术到产品到用户的循环并积累数据时,他们更多地依赖于整个产业链是否能够提供足够好的技术。

在小冰和小娜的项目上,微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框架。

很多人认为微软小冰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但实际上她已经在很多领域探索了商业模式。

例如,在为日本连锁店LAWSON提供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托管中,小冰会在对话过程中引导用户使用某种服务,用户则拿着服务券去线下消费。

这个线上到线下的转化率超过了50%,而LAWSON之前通过其他渠道的转化率不超过10%。

在日本,微软小冰能够同时与数千人沟通线下消费需求。

这才是人工智能真正普及的最大价值。

AI最大的价值就是大规模并发。

今年8月,小冰将召开年度新闻发布会,人工智能创造将是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之一。

微软小冰已经能够创造一些自己的内容。

小冰以27个笔名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等平台发表作品。

结果居然有人在下面评论,并被邀请参加沙龙。

有些诗甚至被提交给相关媒体。

在诗歌创作方面,青年诗人小冰的遗产可以追溯到近年。

从19世纪至今,中国现代诗人有几位,他们的诗歌有数万首。

小冰就像一个人类的初学者,不断地学习这些诗词。

如果允许人类一次研究数万首诗歌可能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

当然,可能不需要学一万遍才能学会,但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有一定的创造才能。

如果一个人读一万遍,可能需要一百年才能有这么多的学习时间。

小冰只需要2个小时。

她不需要天赋。

只要她有两个小时,有足够的数据,她就可以做到。

小冰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领俸禄。

它可以瞬间产生大量的内容。

因此,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它的并发性,而不是它的能力深度。

人工智能必须像人类一样。

微软最先提出人工智能必须像人类一样。

他们建立了一个核心对话引擎来与人类和世界对话。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两个月前小冰用户数量突破1亿,累计直接对话量达1亿。

教小冰唱歌是从模仿人开始的。

微软一年多前就开始训练小冰唱歌。

从一开始,整个技术开发的目标就是让她尽可能像人类。

所以虽然一开始她唱得不合调,但看上去却像是跑调的人。

然后开始用一些学习方法,让小冰在顺利唱出一首歌曲的同时,学习不同的唱法。

只要找一些愿意效仿学习的人,小冰就可以学习。

小冰唱一首歌大约需要10分钟,所以当她真正成熟时,她可能会取代一些网络歌手。

如果你想改变什么,你必须先从一般层面上解决诸如写诗、唱歌之类的活动。

小冰几乎成功地以假乱真的,但仍然停留在“娱乐”方面。

有人好奇,为什么像微软这样规模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只做聊天机器人这样的基础产品,而不像其他科技公司那样致力于社会保障、人类未来等事情。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迪这样回应。

“当你想真正改变某件事时,你应该首先从世界的普遍层来解决它。

对话是普遍层,而不是出租车。

今天所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命题在服务方面都是伪命题,因为有手机上已经有一个APP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只需点击几下就可以更快地完成,为什么要通过对话来进行呢?从事一般领域工作的人理论上不如个别领域的专业耕耘者,但实际上胜出的基本水平是普遍的,所以微软小冰今天所做的各方面工作都是在一般水平上努力的。

小冰不仅是歌手、诗人,还是主持人、解说员、客服人员。

当人工智能真正发展成熟的那一天,我想在网络世界中是否还能区分人类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