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凤凰网CEO刘爽在乌镇谈国际传播:“把握规则”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4-05-20 00:51:55 科技赋能

他说:“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几个关键词来理解,即“故事”和“讲好” ”和“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还有一个隐藏命题:世界。

“庄子今天演讲中所说的‘顺应大势,把握规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个思路,‘讲好中国故事’。

”刘爽表示,有“故事”就一定有人,不能只讲大事件、大场面。

因为伟大的背后是人。

聚焦普通人、普通人,更能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刘爽专门介绍了《暖新闻》专栏以及许多普通民众对此关注的暖心故事。

“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不畏艰难险阻,在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这种坚忍、善良、乐观的品质让人温暖感动,引起观众共鸣,这是一个感人的中国故事。

”刘爽表示,要全面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全面消除贫困仍处于最后冲刺阶段。

因此,凤凰网也在努力讲述扶贫故事和扶贫背后的大爱。

凤凰网十多年来坚持报道偏远山区贫困儿童。

“美丽童行”慈善晚会历年来累计筹集善款2亿多元。

“美丽儿童之旅”项目也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引起世界反响。

“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媒体报道上,而要主动走出去,进行面对面、直接、开放的交流。

”刘爽表示,凤凰网从去年开始,已连续五年举办与世界对话的论坛。

在哈佛、哥伦比亚、杜克、牛津等世界知名大学举办论坛,讨论贸易、全球化挑战、环境保护等,通过对话增进文明互信,消除分歧,凝聚共识。

得到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文明互鉴。

文化有差异,但文化没有高低之分。

文化是穿越时空的玫瑰,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认同和相互欣赏。

各国。

”刘爽表示,凤凰网称,2016年10月,论坛在莫斯科成功举办,回顾中俄建交70年的风风雨雨。

“我们还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把《清明上河图》介绍到国外,以立体、立体、互动的方式呈现。

我们想让西方人明白,当他们还处于中世纪的黑暗和压抑时,有在远东的一个城市,商业如此发达,城市生活如此繁荣,人们的精神状态如此轻松。

”刘爽最后表示,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愿意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力量消除隔阂、赢得文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主持人:凤凰网作为一家很有特色的中国媒体,近年来在海外传播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现在有请凤凰网CEO刘爽先生与大家分享他的经验。

刘爽:谢谢主持人。

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讲好故事,二是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还有一个隐藏命题:世界,因为我们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我们的目标是世界,这就提出了新的话题。

庄子在今天的讲话中谈到了“顺应大势,把握规律”。

这深深地启发了我。

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个思路“讲好中国故事”。

面向世界,我们要把握好“讲好中国故事”影响世界的规律。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立足普通百姓,把握世界传播规律,讲出能引起世界情感共鸣的故事,向世界呈现一个完整、真实、可敬、感动的中国。

好故事首先要有人物。

没有人,就不可能有一个好故事。

如果这个故事只讲领先技术,不讲勤奋的科技人员;如果只讲北京大兴新航站楼的宏伟,而不讲具体的建设者;如果我们的国庆阅兵只有大场面而没有特写镜头,想成为一个好故事并不容易。

好故事必须有人,那么故事应该聚焦在谁身上呢?我们来看看那些真正不朽、脍炙人口、堪称经典的好故事,尤其是世界级的文学作品,比如俄罗斯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司汤达,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等。

比如习总书记最喜欢的作家莱蒙托夫和他的代表作《当代英雄》。

虽然这部作品的标题是《英雄》,但核心人物却是一名普通的年轻军官毕巧林。

很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作品的主角都是平凡、平凡的人物。

好故事不一定关注名人、商界领袖、体育或科技英雄。

能够引起广泛情感共鸣的,往往是普通人。

凤凰网有一个专栏叫《暖新闻》。

本专栏的宗旨是“为生活注入力量,为灵魂点亮一盏明灯”。

我们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故事。

我记得几个故事:上海的一位老父亲抛下妻女去日本打工。

他用分居12年后攒下的血汗钱帮助女儿在美国完成从本科到医学博士的学业。

最后,全家团聚。

这个故事甚至让朱总理感动不已。

凤凰网首页曾播出过这样一张焦点图片:一个冬夜,一位老人在街上卖烤红薯。

他的小孙子在红薯摊旁边临时搭了一张小桌子,就借着昏暗的路灯观看。

在寒冷的夜晚做作业。

第三个故事是,2000年,浙江杭州有一个商人。

他隐姓埋名,默默地在闹市区开了一家小面店,免费为清洁工提供热面。

这三个故事。

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我想原因就在于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不畏艰难险阻,在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

这种执着、善良、乐观温暖和感动着身边的人,让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其实,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确保故事完整、真实。

一方面,70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设施完善,GDP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发展水平低,面临诸多挑战。

明年将实现全面脱贫,我国正在从上到下打好脱贫攻坚战。

凤凰网有一个栏目叫《美丽童行》,就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关注贫困地区儿童。

10年来,我们累计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失学儿童、重病儿童筹集善款2亿元,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重病医疗保障疾病。

近两年,我们甚至把这个活动带到了海外。

我们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举办了海外专场演出。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的努力,让世界了解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也让世界被这些在困难中坚持、坚持的故事所感动,从而对中国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一个真正能够传播的好故事,一定能够抓住人们的情感诉求,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这样的故事必须超越国界和语言限制,深入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我想聚焦普通人和普通人,提取他们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感情,讲述真实、真实、完整的故事,掌握世界的传播规律。

这应该成为我们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方向。

此外,想要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媒体报道上,更要主动进行面对面、直接、开放的沟通。

我们已连续五年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成功举办与世界对话的论坛。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中外学者和学生。

讨论贸易、全球化挑战、环境保护等问题,通过对话增进文明互信、消除分歧、增进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多地了解了如何在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

主持人:谢谢刘爽先生的分享。

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还必须遇见人和事,特别是让一些普通人成为我们传播的主角。

宣传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通过与海外国家的合作来加强相互交流。

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

我们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对外合作方面的经验和收获。

不可否认,我们在对外合作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讨论了一些合作计划,并会见了一些合作伙伴。

然而,真正落实这些合作意向却相当困难。

事物。

有的媒体签订了很多协议,但执行质量不高,甚至流于形式。

请您谈谈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方面的情况?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包括我们媒体之间的合作,怎么落实?刘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谈到文明互鉴。

我的理解是,文明互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认识到文明和文化有差异,但文明和文化没有高低之分。

因此,文化是冲破制度和价值观障碍的最佳工具,可以增进各国人民的理解、认同和相互欣赏。

有句话说,文化是一朵穿越时空的玫瑰。

如果媒体工作者能够秉持这个理念,我想跨国的沟通和交流将会变得非常有效。

多年来,凤凰网在这一理念上做了很多工作。

今年10月,我们在莫斯科举行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峰会,回顾了中俄建交的风风雨雨。

同时,我们利用这次活动,通过互联网向中国观众介绍非常美丽、高雅的俄罗斯文化精髓。

我们还努力在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上取得突破。

例如:我们对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数字化。

我们用数字形式对这幅名画进行了立体立体的复制,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互动性。

我们会将这个数字《清明上河图》发送到世界各地进行展览。

我们希望通过这幅名画,让西方人了解到,当他们还在公元后,当他们还生活在中世纪的黑暗和萧条中时,在远东就有这样一座商业如此发达的城市。

,城市生活如此繁华,人们的精神状态如此轻松。

这是历史文化层面上的中国故事。

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愿意以文化为载体,用文化的力量消除隔阂,赢得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欣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