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手机刻不容缓

时间:2023-12-20 15:43:43 数码发展

“00后天天看视频”; “00后只看二次元电影”……这也是你对00后的印象吗?你真的了解00后都在用什么手机吗?他们做什么,在使用手机时遇到什么困难?    2019年4月至7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并组织记者、研究员赴河南、山东、福建、广东、北京五省市进行实地调查和案例采集,并据此编写并出版了《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1.25%的受访学生表示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

一些小说阅读平台含有大量色情、暴力内容。由于没有未成年人限制模式,“酷刑杀人”、“乱伦”等小说,一点击就可以立即阅读。此外,一些游戏周边App也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温床。

  王伟(化名),初二学生,沉迷网络小说。调查中,他表示自己平时喜欢看带有暴力、刺激元素的小说,比如带有打斗、血腥场面的奇幻小说。他直言,自己读到的暴力血腥小说“描述不多,只是触及了一些”。

然而他发现网络阅读平台上有一种叫《死亡游戏QQ群》的小说更恐怖,是教人杀人的。    受到网络小说暴力内容的影响,王伟形容自己以前很诚实、内向、容易害羞。

现在他组织班级参加比赛、活动时,如果有人蹭他的手,他就会想打拳,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一点。   调查还发现,在线阅读模式会影响读者的阅读行为。其中,“边看小说边赚钱”的模式会诱导未成年人不断增加上网阅读时间。

对于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阅读平台的营销方式对未成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今各大平台都在推广防沉迷模式。

但由于小说平台未设立未成年人识别查询机制,其自身的阅读鼓励机制无差别地作用于未成年人,很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对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   那么各种游戏周边App都存在隐患。

本次调查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的情况不容小觑。 12.47%的受访学生表示曾遭受过网络欺凌,其中男性遭受欺凌的比例更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认为自己经历过网络欺凌。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总结认为,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使用手机的关键是家长,可以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然而,虽然很多家长都认为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主要责任应由家庭承担,但约40%的受访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只有不到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指导孩子科学使用。

我在手机上做的事情更多。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童晓军表示,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移动互联网虽然家长应承担主要责任,但突破口是有效解决“如何让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正确引导教育”关键在于推进“网络素养教育”课堂。

她认为,网络素养实际上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学校不应对移动互联网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禁止其进入校园。

相反,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并将其纳入常规教育。   此外,《报告》相信技术或许能够保护未成年人上网。除了增加小模式内容的吸引力之外,技术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作人员评测发现,在未实名注册、关闭家长保护模式的情况下,试图邀请未成年人拿着酒瓶出现在多个直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需征得家长同意),抖音该平台直播开始一分钟后,视频中发现有未成年人,直播立即中断。腾讯表示,如果以成人身份注册的用户在游戏中出现类似未成年人的行为,腾讯将根据情况和判断与该用户联系,确认其年龄。

  可见,即使在没有其他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平台仍然可以通过专门的技术设计来保护未成年人。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更像是一种事后弥补泄密的掩盖方法。

当未成年人的利益受到网络侵害时,它无法从一开始就阻止或提醒某些行为。未成年人的保护仍然需要建立在家长及时开启监管模式,与未成年人讨论合适的互联网使用方案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