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探讨可穿戴健康设备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时间:2024-05-22 18:49:56 科技赋能

可穿戴技术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项创新技术。

它主要探索和创造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或融入用户衣服中的设备。

或装备科技配件。

其核心理念是让人们更方便地使用智能设备,而不感觉其特殊的存在。

可穿戴健康设备是将可穿戴技术应用于健康领域,用于检测身体状况、统计运动数据、改善健康状况的设备的总称。

  可穿戴健康设备的前景可穿戴健康设备可穿戴健康设备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个分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穿戴设备逐渐兴起。

20 世纪 70 年代,发明家 Alan Lewis 制造了一台配备数码相机的可穿戴计算机,可以预测赌场轮盘赌的结果。

2016 年,C.C.史密斯-凯特韦尔研究所视觉科学学院的科林为盲人制作了一件背心。

它将头戴式摄像头获得的图像通过背心上的网格转换成触觉图像,让盲人“看到”,从广义上讲,这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穿戴健康设备。

可穿戴设备在 20 世纪 80 年代继续发展,史蒂夫·曼 (Steve Mann) 将可控制的摄像设备塞进专门设计的背包中,并将其连接到头戴式摄像头。

在过去的 20 年里,可穿戴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例如 IBM 的 Linux 手表和著名的 Kickstarter Strata 手表——它“与移动应用程序连接以检查来电、短信、电子邮件、Facebook 和 Twitter 更新、天气等”在健康领域,可穿戴健康设备也有创新产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耐克与TomTom联合推出的Nike+运动手表。

此外,谷歌、苹果、Twitter等行业巨头也纷纷推出了Nike+运动手表。

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甚至公开表示,Twitter在可穿戴设备方面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健康领域,前景诱人。

今年第一季度,Forrester 对美国成年人进行了在线调查。

结果显示,6% 的美国成年互联网用户佩戴着可以跟踪特定运动的设备,5% 的人表示他们佩戴的设备(例如 Fitbit)会跟踪他们的日常活动,5% 的人表示他们使用过诸如 Fitbit 之类的设备。

Jawbone UP 来跟踪他们的睡眠质量,3% 的人表示他们使用 Lumoback 等设备来提供有关步行姿势的反馈。

以这些小数据为参考,可以得出结论,6%的美国人口,即约11万名成年人,使用与健康相关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Google Glass和Apple I Watch的逐渐成熟,可穿戴设备将迎来新时代,可穿戴健康设备也将以更多方式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做出了贡献。

  可穿戴健康设备的发展趋势可穿戴健康设备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分支,发展非常迅速。

据Juniper Research预测:全球可穿戴健康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每年1万台,而每年只有1万台。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大量公司加入可穿戴健康设备的竞争,瞻博网络的预测数字可能过于保守。

以咕咚网为例。

该网APP目前已积累1万名注册用户,这些用户很可能成为咕咚硬件设备的第一批购买者。

EVERY Lab也认为健康领域是可穿戴设备应该优先发展并拥有最好未来的领域。

EVERY Lab的产品总监说道:“你已经有了手机、平板、电脑,但你不觉得信息还不够多吗?”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健康设备大多用于检测身体状况并统计运动数据。

“时尚”设备,如NIKE+运动手表、Jawbone UP或Fitbit,都通过运动数据或身体状况的反馈,让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然而,其他人则表示,这种对身体的密切监测仅仅满足了痴迷于数据的人们的需求。

当然,也有一些实用的监测产品,比如可以实时监测孕妇胎音的便携式设备、可以防止老人走失的手环、可以监测干燥程度的婴儿纸尿裤等。

不过,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从“信息采集”走向“直接干预”,这或许是可穿戴健康设备的未来趋势。

针对城市人群的各种常见疾病,设计师正在考虑更具实用价值的可穿戴健康设备。

例如:如何随时随地给颈椎进行放松按摩?如何预防和治疗用眼过度引起的近视和眼袋?如何直接干预脑电波帮助人睡眠?三大标准  佩戴舒适,甚至无感觉。

如果你想完全失去知觉,对于当今的可穿戴健康设备来说仍然是一个幻想。

但使其尽可能轻便、紧凑是所有公司的目标。

与专业医疗设备相比,可穿戴健康设备虽然不如专业设备有效,但其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为身体提供保健治疗,在预防和缓解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使用过程中不应干扰正常生活。

消费者无法接受需要投入时间并不断挑战他们耐心的健康设备。

因此,可穿戴健康设备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不应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外观应适合使用场合和环境。

有时,可穿戴设备不可能是隐形的。

但如果这些设备的外观足够贴合环境,甚至足够酷,那么用户就不会介意在市场上佩戴这样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