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我们真的需要 144Hz 甚至 240Hz 屏幕的手机吗?

时间:2023-12-20 10:59:29 数码发展

你可能会想,常见的网络视频不是只有30帧和60帧吗?在MEMC芯片应用之前,高刷新屏幕确实无法提高观看电影的流畅度,但是有了可插入帧的MEMC芯片,视频帧可以插值到与屏幕刷新率相匹配的帧率,视频流畅度提高在高帧屏幕的支持下还可以得到提升。   高帧率和屏幕质量谁更重要?   显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刷新屏幕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屏幕功耗突然增加。

虽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优化,但是并不能改变高刷新屏幕会增加功耗的事实。这个问题在很早之前发布的夏普 Aquos 120Hz 屏幕上就已经暴露无遗。 90Hz的一加7 Pro和120Hz刷新率的ROG游戏手机2等,开启高帧率模式后,功耗也会相应增加。

增加。   对于厂商来说,缓解功耗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电池容量,或者让屏幕在不同场景下以不同的刷新率运行。但无论如何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在其他方面进行权衡,比如电池尺寸对机身厚度的影响。这些问题或许只能通过电池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来解决。

  除了续航问题外,在一些高性价比手机上,高刷新率屏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屏幕素质。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意味着高刷新率会影响屏幕的画质。

刷新率本身与屏幕的质量没有必然关系。很多厂商在提高屏幕刷新率的同时,也保证屏幕拥有旗舰级的屏幕素质。

  但在看重性价比的中低端机型中,由于成本问题,往往需要在屏幕素质和刷新率之间进行选择,比如之前一些厂商推出的LCD 120Hz屏幕。   我们知道,由于LCD翻转问题,LCD的屏幕响应时间明显高于OLED屏幕。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60Hz屏幕中,即使将屏幕刷新率提升到120Hz,拖影问题依然会导致高刷新率的流畅度有所打折扣。从实际观感来看,LCD屏幕的高刷新率流畅度弱于OLED屏幕。

  除了拖影问题外,LCD屏幕在对比度、色域、默认色温、色彩准确度等方面也落后于OLED。更不用说一些低端高刷新率液晶显示器的屏幕素质已经缩水。

它们只有120Hz高刷新率,但屏幕素质却回到了一年前千元机的水平。可以说,捡到了芝麻,丢了西瓜。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这样的取舍其实并不值得。毕竟,大多数用户在没有看到高帧屏幕的情况下,不也能很好地使用手机吗?不经过比较,大多数人其实对高刷新率并没有太多的概念。

与高刷新率不同,一块色彩和亮度出色的屏幕可以显着提升日常使用体验。   一块高品质的屏幕就相当于房间里的“家具”。拥有和不拥有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必要的。

高刷新率是房间里的“艺术装饰”。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屏幕体验才能更上一层楼。   目前大多数千元高框屏风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情况。

毕竟成本摆在那里,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的生意。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应用程序和游戏对高帧率的支持非常有限。大部分还停留在90Hz时代,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停留在60帧水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幅提高屏幕刷新率并不会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相反,会造成电池寿命缩短等问题。   即使续航能够持续,目前的手机SoC也很难让这些大型游戏在120帧甚至更高的144帧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例如,《和平精英》的高帧率体验得到了显着提升。骁龙855 Plus依然可以支持手机在90帧/秒环境下运行。在每秒 120 帧的情况下,骁龙 855 Plus 的性能捉襟见肘。

如果采用144Hz屏幕,SoC性能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如果想要帧率稳定运行,最低画质可能行不通。   而且我们要知道,虽然人眼对刷新率没有极限,但对刷新率的感知却逐渐降低。人们很容易察觉60Hz和120Hz屏幕之间的差异,但240Hz和120Hz屏幕之间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了。

  写在最后  高刷新率屏幕确实是手机的未来。在行业领导者的引领和供应链技术的成熟下,90Hz/120Hz屏幕很快就会在市场上流行。但仅仅有高帧率是没有意义的。评价一块屏幕的好坏,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屏幕本身的显示效果。

  在供应链技术完全成熟之前,千元机上安装的廉价高边框屏幕可能无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在购买这类手机之前,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最好先看一下真机,在颜色和刷新率之间做出合适的选择。   在选择搭载120Hz OLED屏幕的旗舰手机时,虽然我们不必过多担心其屏幕质量,但我们还是要考虑电池续航是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做好准备随身携带移动电源。  至于目前发布或即将发布的144Hz屏幕,甚至240Hz(夏普AQUOS Zero 2)屏幕的手机是否值得选择,购买前要仔细考虑。

经验和参数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