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梁贵照的博客博客地址:http://blog.720ui.com欢迎关注公众号:《服务端思考》。一群同频的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突破认知局限。WSL2:我在原生Win10上玩Linux系统。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好玩的东西:WSL2(WindowsSubsystemforLinux2)。WSL2很有趣,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基于Hyper-V功能子集的“真正的Linux内核”。怎么理解这句话?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研发办公环境需要Windows,开发环境需要Linux系统。我们会怎样做?方案一:安装双主机系统实现物理隔离。方案二:安装虚拟机,比如使用VMware来实现完整的用户体验。选项3:使用Docker容器。其中,方案一成本最高,需要两台以上物理机,方案二资源消耗大,运行效率低,方案三“容器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案。最新的Windows版本(对于x64系统:version1903或更高,build18362或更高)支持通过WSL2技术在本机系统上使用Linux内核,以实现Linux子系统化。WSL2之旅现在,让我们找出答案。要更新到WSL2,我们必须运行Windows10。这里,需要Windows10的官方版本。对于x64系统:版本1903或更高版本,内部版本18362或更高版本。对于ARM64系统:2004或更高版本,构建19041或更高版本。早于18362的版本不支持WSL2。使用Windows更新助手更新您的Windows版本。我们可以通过选择Windows徽标键+R来键入winver,然后选择确定。下图是我电脑的版本号。如果您运行的是Windows10版本1903或1909,请从Windows菜单中打开设置,导航至更新和安全,然后选择检查更新。接下来,我们需要确保启用了WindowsSubsystemforLinux和VirtualMachinePlatform配置项。这里,我们也可以以管理员身份打开PowerShell,使用命令进行安装。首先启用虚拟机平台功能。dism.exe/online/enable-feature/featurename:VirtualMachinePlatform/all/norestart并重新启动以启用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功能。dism.exe/online/enable-feature/featurename: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all/norestart然后,我们还需要下载最新的Linux内核更新包。下载地址:https://wslstorestorage.blob.core.windows.net/wslblob/wsl_update_x64.msi安装完成后,将WSL2设置为默认版本。wsl--set-default-version2最后,我们安装我们需要的Linux发行版。使用CentOS比较熟悉,应用商店的CentOS是付费版,github上有CentOS的官方开源安装包。这里我们使用github上的安装包进行安装。地址:https://github.com/CentOS/sig-cloud-instance-images/安装完成后,进入命令行查看版本列表。wsl-list-verbose输入wsl命令即可进入CentOS7系统。至此,我们就可以在原生的Windows10上玩转Linux系统了。DockerDesktopWSL2下面,我来说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性。因为,WSL2引入了重大的架构变化,它是一个由微软构建的完整Linux内核,允许Linux容器在没有仿真的情况下本机运行。因此,通过在WSL2上运行的DockerDesktop,用户可以利用Linux工作区。此外,WSL2改进了文件系统共享、启动时间,并允许DockerDesktop用户访问一些很酷的新功能。DockerDesktop使用WSL2中的动态内存分配功能来大幅减少资源消耗。这意味着,DockerDesktop仅使用所需数量的CPU和内存资源,同时使构建容器等CPU和内存密集型任务运行得更快。此外,使用WSL2,冷启动后启动Docker守护程序所需的时间明显更快。启动Docker守护进程只需不到10秒,而在之前版本的DockerDesktop中需要将近一分钟。在安装DockerDesktopWSL2之前,必须完成以下步骤:下载DockerDesktopStable2.3.0.2或更高版本。安装Windows10版本1903或更高版本。在Windows上启用WSL2功能。参考文献WindowsSubsystemforLinuxInstallationGuideforWindows10DockerDesktopWSL2backend写在最后【服务端思考】:聊一聊服务端的核心技术,探讨一线的项目架构和实践经验互联网。让所有独自工作的研发人员找到自己的圈子,一起交流讨论。在这里,我们可以升级认知,对接顶尖技术专家,对接优秀思维方式,对接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对接一切优秀方法,突破认知局限。更多精彩文章,尽在《服务器思维》!本文由博客群发、多发等运营工具平台OpenWrite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