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宽带乱象:运营商互相垄断割线

时间:2023-03-15 16:02:52 科技观察

近日,网速网发布的网速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400多名用户中,超过半数的用户表示非常失望,将近80%的用户对互联网的速度不满意。虽然“宽带提速”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因带宽问题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那么,谁动了我们的带宽?所有的带宽都去哪儿了?“我们承诺的带宽与用户实际使用的带宽相差甚远,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假宽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运营商技术负责人透露,宽带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达不到。达到运营商承诺的速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一小部分是线路质量造成的物理损耗(比如ADSL离机房远,信号衰减会更大),更多的原因是网络拥堵。目前各运营商的宽带接入一般分为两种:ADSL和LAN(歌华有线也属于这一类)。这两种方式严格来说都是共享网络,只是共享范围不同。ADSL和LAN的区别主要是最后1000米。ADSL的最后一英里使用电话线。由于铜质电话线的带宽有限,用户必须升级到家用光纤才能实现8M、20M甚至100M的带宽接入。与ADSL不同的是,LAN往往是二级运营商采用的宽带接入方式,也就是说,这类运营商先从上级运营商处购买一定带宽的宽带,然后再分配给每个用户。一般情况下,运营商为了充分利用宽带资源,增加宽带收入,降低成本,会计算在线率,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配置更多的用户。上述技术负责人强调,“上网率没有国家统一规定,运营商往往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因此,一些小运营商为了抢占更多业务,往往忽视在线率,或者增加设备扩容,导致宽带不足,从而影响消费。或造成欺骗。”一位宽带业内人士透露,他打包了100M宽带后,就开始分发了。如果每人分配10万亿,可以分配给10个人;如果每个人1万亿,可以分给100个人。当100个人只有10个人在线时,可以保证质量,但是如果100个人都在线,速度就达不到了。电信行业也有“黑势力”?除了所谓的“虚假带宽”,宽带垄断现象在很多社区也很普遍。“他们(小区宽带运营商)勾结了房产中介,垄断了整个小区的宽带业务,别人根本进不去,我们就不能因此而动,对吧?”某小区宽带用户投诉。“物业对其他进小区的宽带运营商要收取高额进场费,每户200元,而这个1800人的小区进场费高达36万!”据某小区网管介绍,即使是一些比较开放的小区,宽带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除了价格战,互相剪线、互相关掉对方设备电源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的影响更为恶劣。此外,要解决互联网用户增加和带宽需求增加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加大投入,用于网络设备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带宽升级。但现实中,为了保证收入,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和带宽往往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宽带提速也很难。如何告别“假宽带”?专家表示,在选择宽带运营商时,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收入选择相应的网速和资费。适用。但要从根本上杜绝“假宽带”,有关部门必须实行“两手抓、狠狠抓”,既要保证基本带宽、降低资费,又要严厉打击社区垄断、高上网资费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据悉,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成立工作组,共同组织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两个“十二五”规划中,也分别提到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启动宽带中国工程。国家宽带战略呼之欲出。但从长远来看,告别“假宽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